普车诗词>来鹄的诗>古剑池>

古剑池,来鹄古剑池全诗,来鹄古剑池古诗,古剑池翻译,古剑池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来鹄

秋水莲花三四枝,我来慷慨步迟迟。
不决浮云斩邪佞,直成龙去欲何为。

古剑池译文

秋水之中,几枝莲花亭亭玉立,我怀着满腔豪情壮志,却步履迟缓。不能像斩断浮云一样扫除奸邪,如今功业未成,又将归向何处呢?

古剑池注释

  • 秋水: 秋天的水,多指清澈明净的江河湖泊。
  • 莲花: 荷花,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格。
  • 三四枝: 指数量不多,也可能泛指几枝。
  • 慷慨: 情绪激昂,充满正义感。
  • 步迟迟: 步伐缓慢,形容心情沉重。
  • 不决: 不能决断,这里指不能果断地采取行动。
  • 浮云: 比喻奸邪小人,因为其飘忽不定,遮蔽视线。
  • 斩邪佞: 斩除奸邪,比喻匡扶正义。
  • 直成: 即使,纵然。
  • 龙去: 比喻贤臣良将离去。
  • 欲何为: 想要做什么,表示对前途的迷茫和困惑。

古剑池讲解

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、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。诗人看到秋水中的莲花,联想到自己高洁的品格,但却感到步履迟缓,无法施展抱负。诗人渴望像斩断浮云一样扫除奸邪,匡扶正义,但现实却是自己无法决断,无力回天。即使有匡扶社稷之心,而贤臣良将都离去了,自己又能做什么呢?全诗充满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。

  • 情感基调: 全诗笼罩着一种忧愤、无奈和彷徨的情绪。诗人既有匡扶天下的壮志,又深感自身力量的不足,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感。
  • 象征意义: 诗中的莲花象征着诗人高洁的品格,秋水则象征着清明的世道(然而现实并非如此)。浮云则象征着奸邪小人,遮蔽了视线,阻碍了正义的伸张。“龙去”则象征贤臣良将的离去,导致朝廷空虚,无人可用。
  • 表现手法: 诗人运用了比喻、象征、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,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。例如,用浮云比喻奸邪,用龙比喻贤臣,形象生动,寓意深刻。反问句“直成龙去欲何为”则更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困惑和迷茫。
  • 诗人境遇: 从诗中可以看出,诗人可能身处一个奸佞当道、贤臣离去的时代,自身也可能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境地。这使得他对未来充满了忧虑,不知何去何从。
来鹄[唐代]

来鹄(?-883),即来鹏(《全唐诗》作来鹄),唐朝诗人,豫章(今江西南昌市)人。相传来鹏家宅在南昌东湖徐孺子亭边,家贫,工诗,曾自称“乡校小臣”,隐居山泽。师韩柳为文,大中(847-860)咸通(860- 874》间,才名籍甚。举进士,屡试落第。乾符五年(878)前后,福建观察使韦岫召入幕府,爱其才,欲纳为婿,未成。广明元年(880)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后,鹏避游荆襄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887479b9b662a1c54a78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