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陆九渊的诗>赠化主>

赠化主,陆九渊赠化主全诗,陆九渊赠化主古诗,赠化主翻译,赠化主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陆九渊

学佛居山林,往往仪状野。
道人翩然来,礼节何尔雅。
职事方惽惽,言论翻洒洒。
安得冠其颠,公材岂云寡。

赠化主译文

学佛之人隐居山林,往往行为举止粗犷不拘小节。 这位道人轻盈飘逸而来,礼仪规范为何如此文雅? 负责事务的人昏聩无能,他的言论却如此洒脱不凡。 怎能让他戴上官帽施展才能,像他这样的人才难道会少吗?

赠化主注释

  • 化主:指寺庙的住持或负责人。
  • 仪状:仪容举止,指外在表现。
  • :粗野,不拘小节。
  • 翩然:轻盈飘逸的样子。
  • 尔雅:文雅,有礼节。
  • 职事:负责事务的人。
  • 惽惽:昏聩无能的样子。
  • :反而。
  • 洒洒:洒脱,言论不凡。
  • 安得:怎么能够,希望能。
  • 冠其颠:戴上帽子,指授予官职。颠,头顶,这里代指帽子。
  • 公材:治理国家的人才。
  • 岂云寡:难道会少吗?反问,表示很多。

赠化主讲解

这首诗是陆九渊赠给一位寺庙住持(化主)的。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化主的赞赏和惋惜之情。

首联点明化主的身份和一般隐居学佛之人的形象:通常是仪容举止比较粗野,不拘小节的。

颔联笔锋一转,描写这位化主的与众不同:他举止文雅,礼仪周到。一个“翩然”写出了道人的风度翩翩,一个“尔雅”突出了其礼仪修养。

颈联进一步赞扬化主的才能:那些负责具体事务的人昏庸无能,而化主的言谈却见解深刻、洒脱不凡。通过对比,更加突出了化主的才华。

尾联表达了作者的期望和感慨:希望朝廷能够任用像化主这样的人才,不要埋没了他。作者认为,有真才实学的人并不少,关键在于是否能够被发现和重用。“安得”二字,寄托了作者希望贤才被任用的强烈愿望。

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,对比鲜明,表达了作者爱惜人才、希望国家能够选贤任能的思想。诗中既有对化主的赞赏,也有对当时社会人才埋没现象的感慨,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。

陆九渊[宋代]

因书斋名“存”,世称存斋先生。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,被称为“象山先生”,学者常称其为“陆象山”。南宋孝宗乾道八年(1172年)进士,调靖安主簿,历国子正。绍熙二年(1191年),知荆门军,创修军城,稳固边防,甚有政绩。绍熙三年十二月(1193年1月)卒,年五十四。追谥文安。陆九渊为宋明两代“心学” 的开山之祖,与朱熹齐名,而见解多不合。主“心(我)即理”说,言“宇宙便是吾心,吾心即是宇宙”,“学茍知道,六经皆我注脚”。明王守仁继承发展其学,成为“陆王学派”,对后世影响极大。著有《象山先生全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a1120e9a9ef83fe295b4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