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陆九渊的诗>应天山>

应天山,陆九渊应天山全诗,陆九渊应天山古诗,应天山翻译,应天山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陆九渊

我家应天山,山高数万丈。
上开园池美,林壑千万状。
山西有龙虎,烟霞耿相望。
寒清漾微波,暖翠团层嶂。
天光入行舟,野色随支枝。
吾党二三子,幽赏穷清旷。
引兴谷云边,题名岩石上。
碧桃吹晓笙,白鹤惊春涨。

应天山译文

我的家乡在应天山,山峰高耸,直插云霄,足有数万丈。 山顶开辟出美丽的园池,山林和沟壑形态各异,千姿百态。 应天山之西有龙山和虎山,云烟霞光交相辉映,遥遥相望。 寒冷的清流荡漾着微波,温暖的翠色凝聚成重重叠叠的山峰。 天光倒映在行驶的船只上,野外的景色随着树木的枝条延伸。 我们几个朋友,尽情地欣赏这幽静旷远的景色。 诗兴大发,在山谷云雾缭绕的地方,在岩石上题写姓名。 清晨,山风吹拂着碧桃花,宛如吹奏着笙箫,白鹤被春潮上涨的景象所惊动。

应天山注释

  • 应天山:陆九渊家乡所在地,在今江西省金溪县。
  • 园池:园林池沼。
  • 林壑:山林和沟壑。
  • 龙虎:指龙山和虎山,都在应天山西面。
  • 烟霞耿相望:云烟霞光交相辉映,遥遥相对。耿,照耀。
  • 寒清:寒冷的清流。
  • 暖翠:温暖的翠色。
  • 层嶂:重重叠叠的山峰。
  • 天光:天空的光辉。
  • 野色:野外的景色。
  • 支枝:树木的枝条。
  • 吾党:我的朋友们。
  • 二三子:指几个朋友。
  • 幽赏:幽静的欣赏。
  • 穷:尽情地。
  • 清旷:清幽旷远。
  • 引兴:引发兴致。
  • 谷云边:山谷云雾缭绕的地方。
  • 题名:题写姓名。
  • 碧桃:碧色的桃花。
  • 吹晓笙:清晨山风吹动碧桃花,像吹奏着笙。
  • 春涨:春潮上涨。

应天山讲解

这首诗是陆九渊描写家乡应天山景色的一首山水诗。诗人以饱满的热情和细腻的笔触,描绘了应天山的雄伟壮丽和幽深秀丽。

首联“我家应天山,山高数万丈”,开门见山,点明了诗人的家乡所在地和应天山的高峻。一个“高”字,奠定了全诗雄浑豪迈的基调。

颔联“上开园池美,林壑千万状”,描绘了山上的景色。园池的美丽,林壑的千姿百态,都展现了应天山的秀美。

颈联“山西有龙虎,烟霞耿相望。寒清漾微波,暖翠团层嶂”,进一步描绘了应天山的景色,龙虎山的遥相对望,寒清的微波荡漾,暖翠的层峦叠嶂,都展现了应天山的壮丽。烟霞的运用,更增添了山景的朦胧美。

颈联“天光入行舟,野色随支枝。吾党二三子,幽赏穷清旷”,笔锋由山景转向人事,描写了诗人与朋友们在山中游玩的情景。天光倒映,野色延伸,更衬托出山景的开阔。朋友们的尽情游赏,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。

尾联“引兴谷云边,题名岩石上。碧桃吹晓笙,白鹤惊春涨”,描写了游玩的细节。在山谷云边题名,表达了诗人豪迈的兴致;碧桃吹晓笙,白鹤惊春涨,则以动衬静,进一步突出了山中的幽静。

全诗语言流畅自然,意境清新优美,既展现了应天山的雄伟壮丽,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,也体现了诗人旷达的心胸和高雅的情趣。

陆九渊[宋代]

因书斋名“存”,世称存斋先生。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,被称为“象山先生”,学者常称其为“陆象山”。南宋孝宗乾道八年(1172年)进士,调靖安主簿,历国子正。绍熙二年(1191年),知荆门军,创修军城,稳固边防,甚有政绩。绍熙三年十二月(1193年1月)卒,年五十四。追谥文安。陆九渊为宋明两代“心学” 的开山之祖,与朱熹齐名,而见解多不合。主“心(我)即理”说,言“宇宙便是吾心,吾心即是宇宙”,“学茍知道,六经皆我注脚”。明王守仁继承发展其学,成为“陆王学派”,对后世影响极大。著有《象山先生全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f1cf1720552d2144c226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