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陆九渊的诗>送德麟监院归天童和杨廷秀韵二首其一>

送德麟监院归天童和杨廷秀韵二首其一,陆九渊送德麟监院归天童和杨廷秀韵二首其一全诗,陆九渊送德麟监院归天童和杨廷秀韵二首其一古诗,送德麟监院归天童和杨廷秀韵二首其一翻译,送德麟监院归天童和杨廷秀韵二首其一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陆九渊

尽道吾庐登陟难,上人得得到相看。
莫言无物堪延待,也有茶浇舌本乾。

送德麟监院归天童和杨廷秀韵二首其一译文

人们都说我的住所地势高峻,攀登不易,但您却能亲自前来探望我。请不要说我这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招待您的,我还有茶水可以用来润泽您干燥的舌头。

送德麟监院归天童和杨廷秀韵二首其一注释

  • 德麟监院:指德麟和尚,担任寺院的监院。
  • 天童:指天童寺,在今浙江宁波。
  • 杨廷秀:陆九渊的朋友,诗中“和杨廷秀韵”指这首诗是依照杨廷秀的诗的韵脚所作。
  • 吾庐:我的住所,指陆九渊隐居的地方。
  • 登陟(zhì):攀登。
  • 上人:对和尚的尊称。
  • 延待:招待。
  • 舌本乾:舌根发干,形容口渴。

送德麟监院归天童和杨廷秀韵二首其一讲解

这首诗是陆九渊送别德麟监院返回天童寺时所作。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德麟监院远道来访的感激之情,以及自己隐居生活的简朴。

首句“尽道吾庐登陟难”,以“尽道”二字点明人们普遍认为诗人住所地势险峻,攀登困难。这既是实写,也暗示了诗人隐居之地的偏僻。

次句“上人得得到相看”,以“得得到”强调德麟监院不畏艰难,亲自前来探望自己,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感动。

后两句“莫言无物堪延待,也有茶浇舌本乾”,则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客人的款待之情。诗人说,虽然自己隐居生活简朴,没有什么珍贵的物品可以用来招待客人,但至少还有茶水可以解渴。这两句诗语调轻松,充满人情味,也反映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。

全诗语言平淡自然,情感真挚,体现了陆九渊诗歌的风格。诗人不追求华丽的辞藻,而是以真情实感打动读者,给人以亲切之感。

陆九渊[宋代]

因书斋名“存”,世称存斋先生。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,被称为“象山先生”,学者常称其为“陆象山”。南宋孝宗乾道八年(1172年)进士,调靖安主簿,历国子正。绍熙二年(1191年),知荆门军,创修军城,稳固边防,甚有政绩。绍熙三年十二月(1193年1月)卒,年五十四。追谥文安。陆九渊为宋明两代“心学” 的开山之祖,与朱熹齐名,而见解多不合。主“心(我)即理”说,言“宇宙便是吾心,吾心即是宇宙”,“学茍知道,六经皆我注脚”。明王守仁继承发展其学,成为“陆王学派”,对后世影响极大。著有《象山先生全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f98e6335c01fd7a58242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