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陆釴的诗>玉堂视篆送王学士赴南京>

玉堂视篆送王学士赴南京,陆釴玉堂视篆送王学士赴南京全诗,陆釴玉堂视篆送王学士赴南京古诗,玉堂视篆送王学士赴南京翻译,玉堂视篆送王学士赴南京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] 陆釴

玉堂清迥似仙家,竹石丛中吏守衙。
视篆只应成故事,汲泉还为浣陈砂。
琪花夜静流金液,槐树春深集乳鸦。
岂向东山长吏隐,北门犹待制黄麻。

玉堂视篆送王学士赴南京译文

翰林院清幽高远,宛如仙人居所, 你在竹石丛中办公,处理政务。 视察印玺不过是例行公事, 汲取清泉是为了洗去旧日的尘沙。 夜深人静时,琪花似流淌着金色的液体, 春意盎然,茂盛的槐树上聚集着乳鸦。 你怎会像谢安那样隐居东山呢? 朝廷还在等待你起草诏书,重用你。

玉堂视篆送王学士赴南京注释

  • 玉堂:指翰林院。翰林院是朝廷的文学侍从机构,环境清幽。
  • 清迥:清幽高远。
  • 仙家:仙人居住的地方,形容环境清幽。
  • 吏守衙:官员在衙署办公。
  • 视篆:视察印玺,指例行公事。篆,印章。
  • 故事:旧例,常例。
  • 汲泉:汲取泉水。
  • 浣陈砂:洗去陈旧的砂石,比喻洗去旧日的尘俗。浣,洗涤。
  • 琪花:美玉般的花。
  • 金液:道家炼丹术中指用丹砂炼成的液体,这里形容琪花的美丽光泽。
  • 槐树:一种常见的树木,春天开花。
  • 乳鸦:小乌鸦。
  • 东山长吏隐:指东晋谢安隐居东山的故事。谢安曾隐居东山,后被朝廷征召,成为一代名相。这里反用其意,表示王学士不会长期隐居。
  • 北门:指朝廷。汉代公卿待罪,往往在北门自请处分,后因以北门指朝廷。
  • 黄麻:指皇帝的诏书。古代用黄麻纸书写诏书。

玉堂视篆送王学士赴南京讲解

这首诗是陆釴在翰林院送别王学士赴南京任职时所作。诗中表达了对王学士的赞赏和期盼,以及对朝廷用贤的期望。

首联描绘了翰林院清幽的环境,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,赞美了王学士所处的环境高雅。颔联写王学士在翰林院的日常工作,暗示他才能卓越,不应埋没于琐事。颈联通过描写琪花和乳鸦,进一步渲染了翰林院的美好景象,烘托出王学士高洁的品格。尾联则点明主旨,表达了对王学士的期望,希望他能为朝廷效力,不要像谢安那样隐居,朝廷正需要他这样的人才来起草诏书,施展才华。

全诗语言清新流畅,意境优美,运用了比喻、典故等多种修辞手法,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。诗中既有对王学士的赞美,也有对朝廷的期望,情感真挚,意味深长。

陆釴[]

陆釴(1495年-1534年),字举之,号少石子。浙江鄞县人。明正德十六年(1521年)杨维聪榜进士第二人。授翰林编修。嘉靖初年,“大礼”议起,陆釴以忤当权者被贬为湖广佥事,转山东副使督学政。当时,山东无通志,陆釴叹道:“周公孔子,百世之师,六经斯文之祖,泰山五岳之宗,此一方文献,而天下古今事备焉,志奚可废。”乃编辑成书。而陆釴由此患病去世。陆釴他锐志问学,尽览经史百家,为文奥衍宏畅,诗则温醇而典婉,有晋唐之风。著有《少石子集》十三卷等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933ded1d0f1c2520fa1a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