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德裕的诗>奉和韦侍御陪相公游开义五言六韵>

奉和韦侍御陪相公游开义五言六韵,李德裕奉和韦侍御陪相公游开义五言六韵全诗,李德裕奉和韦侍御陪相公游开义五言六韵古诗,奉和韦侍御陪相公游开义五言六韵翻译,奉和韦侍御陪相公游开义五言六韵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德裕

羊公追胜概,兹地暂逍遥。
风景同南岘,丹青见北朝。
石渠清夏气,高树激鲜飙。
念法珍禽集,闻经醉象调。
偶分甘露味,偏觉众香饶。
为问毗城内,馀薰几日销。

奉和韦侍御陪相公游开义五言六韵译文

羊祜当年曾在此追寻美好的景色,如今我们在此地暂时休憩,享受逍遥自在的时光。这里的风光如同南岘山一样秀丽,壁画丹青则体现了北朝的艺术风格。石渠之中流水清澈,带着夏日的凉意,高大的树木摇动,激起清新的凉风。这里是念佛修法的好地方,引来珍贵的鸟雀聚集,甚至连醉象也仿佛被佛经所感化。偶然间分享到甘露般的美味,更觉得这里的香气胜过其他地方。想问问这毗耶离城中,这美好的气息还能持续多久呢?

奉和韦侍御陪相公游开义五言六韵注释

  • 奉和:指奉命和诗,即作者奉韦侍御之命而作。
  • 韦侍御:韦姓侍御史,具体指谁待考。侍御史是官职名。
  • 相公:指宰相,这里指与韦侍御同游的宰相。
  • 开义:地点名,即开义寺。
  • 羊公:指西晋名将羊祜,曾镇守襄阳,喜爱游览岘山。
  • 胜概:美好的景色。
  • 兹地:此地,指开义寺。
  • 逍遥:自由自在,不受拘束。
  • 南岘:岘山,在今湖北襄阳,羊祜常游览之地。
  • 丹青:指绘画,这里指寺庙中的壁画。
  • 北朝: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朝代,这里指壁画的风格。
  • 石渠:用石头砌成的水渠。
  • 鲜飙:清新的凉风。
  • 念法:诵经,修习佛法。
  • 珍禽:珍贵的鸟类。
  • 醉象:传说佛教故事中被降伏的大象。
  • 调:驯服,被感化。
  • 甘露味:指佛法带来的美好体验,也可能指寺庙中的美味佳肴。
  • 众香:各种香气,指寺庙中焚香的气味。
  • 毗城:即毗耶离城,古印度城市,相传维摩诘居士曾在此居住,宣扬佛法。这里借指开义寺。
  • 馀薰:遗留下来的香气,比喻美好的影响。

奉和韦侍御陪相公游开义五言六韵讲解

这首诗是李德裕奉和韦侍御陪同宰相游览开义寺的作品。诗歌以景物描写和典故运用相结合,赞美了开义寺的美丽景色和佛教文化的熏陶。

首联以羊祜游岘山的典故起兴,点明此次游览的地点和目的,表达了诗人与同游者在此地享受逍遥自在的心情。

颔联将开义寺的风景与南岘山相比,又以丹青壁画点出寺庙的历史和艺术价值,使人感受到开义寺景色的优美和文化的底蕴。

颈联和第五联描绘了开义寺的具体景物:清澈的石渠、高大的树木、珍贵的鸟雀,以及被佛法感化的醉象,这些景象共同营造了一种清净、祥和、充满禅意的氛围。诗人还描写了品尝甘露美味、感受浓郁香气的细节,进一步突出了开义寺的美好。

尾联以设问作结,询问这美好的气息还能持续多久,既表达了诗人对开义寺美景的赞叹和留恋,也暗示了世事无常的哲理,希望能长久保持这份美好。

总而言之,这首诗通过对开义寺景物和佛教文化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,也体现了李德裕诗歌风格的特点:用典精当、语言流畅、意境深远。诗中流露出一种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的热爱,同时也蕴含着对世事变迁的淡淡感慨。

李德裕[唐代]

李德裕(787—849),字文饶,唐代赵郡赞皇(今河北赞皇县)人,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。唐文宗时,受李宗闵、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,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。太和七年,入相,复遭奸臣郑注、李训等人排斥,左迁。唐武宗即位后,李德裕再度入相,执政期间外平回鹘、内定昭义、裁汰冗官、协助武宗灭佛,功绩显赫。会昌四年八月,进封太尉、赵国公。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。后唐宣宗即位,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,五贬为崖州司户。李德裕两度为相,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,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,两次为相7年3个月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7030c77e26c560a601c7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