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林亦之的诗>邑大夫范丈宠示广陵余事泠然诵之历历惨恻如>

邑大夫范丈宠示广陵余事泠然诵之历历惨恻如,林亦之邑大夫范丈宠示广陵余事泠然诵之历历惨恻如全诗,林亦之邑大夫范丈宠示广陵余事泠然诵之历历惨恻如古诗,邑大夫范丈宠示广陵余事泠然诵之历历惨恻如翻译,邑大夫范丈宠示广陵余事泠然诵之历历惨恻如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林亦之

尝阅淮南图,萧萧草屋少人居。
及读广陵集,恻恻我心欲垂泣。
吁嗟恋乡国,生死不肯去。
边笳才一动,杀几先此土。
可怜此土人,父子无白头。
不死於饥即死战,性命只在道旁沟。
更闻维扬有鬼市,铜钱须臾变为纸。
都缘白日杀人多,所以冤魂有如是。
君侯壮思凌云空,青衫匹马戎幕中。
当时辕门眼所见,长歌短歌泪如线。
少陵岖崎夔峡路,一切悲愁托诗句。
至今太史不足凭,惟有此诗为可据。
绍兴辛巳淮楚功,纷纷予夺或异同。
他年石渠访遗事,为说东阳有蔚宗。

邑大夫范丈宠示广陵余事泠然诵之历历惨恻如译文

我曾经翻阅淮南的地图,只见萧瑟的草屋稀少,人烟寥落。后来读到《广陵集》,心中悲痛欲绝,几乎要哭泣。唉,那些热爱故乡的人们啊,即使面对生死也不愿离开。边塞的胡笳才刚刚响起,杀戮就首先降临到这片土地上。可怜这片土地上的人民,父子很少能一起活到白头。他们不是死于饥饿,就是死于战乱,性命就像路旁的沟渠一样微不足道。

更听说扬州有鬼市,铜钱转眼间就变成了纸钱。这都是因为白天杀人太多,所以冤魂才会如此之多。范丈您胸怀壮志,气冲霄汉,身穿青衫,单枪匹马地来到军营中。当时您在军营里亲眼所见的一切,都化作了长歌短歌,伴随着无尽的泪水。

杜甫当年在崎岖的夔峡路上,将一切悲愁都寄托在诗句中。至今那些史书都不足为凭,只有您的这首诗可以作为依据。绍兴辛巳年,朝廷对淮楚地区的功臣进行封赏,褒贬不一,众说纷纭。他年如果有人在石渠阁查访这段历史遗事,请为他们讲述东阳人严蔚宗的故事。

邑大夫范丈宠示广陵余事泠然诵之历历惨恻如注释

  • 邑大夫:县级官员。
  • 范丈:对范姓长者的尊称。丈,长辈。
  • 广陵:扬州的古称。
  • 淮南图:描绘淮南地区的地图。
  • 广陵集:记录广陵(扬州)地区事件的文集。
  • 边笳:边塞地区演奏的胡笳,常用于传递军事信号。
  • 维扬:扬州的别称。
  • 鬼市:传说中阴间交易的市场,这里指扬州因战乱而呈现出的萧条景象。
  • 君侯:对范丈的尊称。
  • 青衫:古代士人的常用服装,此处指范丈。
  • 戎幕:军营。
  • 辕门:军营的大门。
  • 少陵:指杜甫,因其晚年居住在少陵附近。
  • 夔峡:长江三峡中的一段险峻峡谷,杜甫曾在此地漂泊。
  • 太史:古代掌管史书的官员。
  • 绍兴辛巳:指南宋绍兴三十一年(公元1161年)。
  • 淮楚功:指平定淮楚地区的战功。
  • 石渠:指石渠阁,汉代皇家藏书的地方,后代也用作皇家图书馆的代称。
  • 遗事:被遗忘的历史事件。
  • 东阳:严蔚宗的家乡。
  • 蔚宗:严蔚宗,南宋时期的抗金义士,事迹见于《宋史·严蔚传》。

邑大夫范丈宠示广陵余事泠然诵之历历惨恻如讲解

这首诗是林亦之读了范丈所作的关于广陵(扬州)战乱之事的诗歌后,有感而发所写。诗歌通过对广陵战乱景象的描绘,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。

  • 前八句:描绘了战乱后的广陵的惨状。人烟稀少,民不聊生,父子难保,横尸遍野,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。

  • 中间六句:描写了扬州的鬼市的传说,侧面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冤魂的哀嚎,更突显了战争带来的苦难。

  • 后面八句:赞扬了范丈的壮志豪情和诗歌的价值。作者认为范丈亲身经历了战争,他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景象,比史书更可靠。同时,作者也表达了对范丈的敬佩之情,认为他是一位有担当、有情怀的官员。作者还希望后人能够记住严蔚宗等抗金英雄的事迹,不要让他们的功绩被历史遗忘。

这首诗语言朴实,情感真挚,具有强烈的感染力。作者通过对战争的描写,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人民的关爱,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。诗中引用杜甫的典故,将范丈的诗歌与杜甫的诗歌相提并论,更突显了范丈诗歌的价值和地位。

林亦之[宋代]

(1136—1185)宋福州福清人,字学可,号月渔,一号网山。林光朝高弟,继光朝讲学于莆之红泉。赵汝愚帅闽,荐于朝,命未下而卒。有《论语考工记》、《毛诗庄子解》、《网山集》等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03252f88fed21b7737ef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