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连文凤的诗>题林进士玉芝西磵小隐>

题林进士玉芝西磵小隐,连文凤题林进士玉芝西磵小隐全诗,连文凤题林进士玉芝西磵小隐古诗,题林进士玉芝西磵小隐翻译,题林进士玉芝西磵小隐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连文凤

小山寻杖屦,璧水欢荆榛。
结屋依泉石,弹冠谢俗尘。
伤心天宝事,散发义熙民。
芝岭甘幽旷,桃源慕隐沦。
田园谋老计,花竹结芳邻。
孔孟惟忧道,夷齐不患贫。
无官劳远梦,有地着间身。
来往唐冠带,留题汉缙绅。
知君易尚在,吾亦守吾真。

题林进士玉芝西磵小隐译文

拄着拐杖在小山中寻幽探胜,清澈的溪水旁欣喜地看着丛生的荆棘。依傍着泉石建造房屋,辞官不做,摆脱世俗的烦扰。感伤唐玄宗天宝年间的往事,羡慕晋代义熙年间隐居避世的百姓。玉芝山岭甘于幽静空旷,羡慕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那种隐居生活。筹划着在田园安度晚年,与花草竹木结为芳香的邻居。孔子和孟子只忧虑道义的推行,伯夷和叔齐不为贫困而担忧。没有做官的辛劳,不必再做遥远的梦,有这一片土地,足以安放我闲适的身体。前来拜访的,都是头戴唐代帽子的名士,留下题咏的,都是汉代的达官显贵。我知道你高尚的志向还在,我也要坚守我纯真的本性。

题林进士玉芝西磵小隐注释

  • 林进士玉芝西磵小隐:林进士在玉芝山西边山涧建造的隐居之处。
  • 杖屦(zhàng jù):拐杖和鞋子,指行游。
  • 璧水:清澈的溪水。
  • 荆榛(jīng zhēn):丛生的荆棘,喻指荒野。
  • 结屋:建造房屋。
  • 弹冠(tán guān):整理帽子,指准备做官。这里指辞官不做。
  • 谢俗尘:摆脱世俗的烦扰。
  • 天宝事:指唐玄宗天宝年间发生的安史之乱等历史事件,诗人借此表达对时局的感伤。
  • 义熙民:指晋安帝义熙年间陶渊明等隐居避世的百姓,诗人借此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。义熙,东晋安帝年号。
  • 芝岭:指玉芝山岭。
  • 桃源:指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中描写的理想隐居之所。
  • 老计:养老的打算。
  • 芳邻:美好的邻居,这里指花草竹木。
  • 孔孟惟忧道:孔子和孟子只忧虑道义的推行。
  • 夷齐不患贫:伯夷和叔齐不为贫困而担忧。夷齐,伯夷和叔齐,商朝末年人,以不食周粟而饿死首阳山闻名,被后世视为清高隐逸的典范。
  • 远梦:指做官的梦想。
  • 间身:闲适的身体。
  • 唐冠带:指头戴唐代帽子的名士。
  • 汉缙绅:指汉代的达官显贵。缙绅,古代称做官的人。
  • 易尚:高尚的志向。
  • 吾真:我纯真的本性。

题林进士玉芝西磵小隐讲解

这首诗是连文凤题赠林进士隐居之所的作品,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高尚情操的赞赏。

  • 前四句描写了林进士隐居的环境和心境。诗人用“寻杖屦”、“欢荆榛”表现了林进士寻幽探胜的兴致,用“结屋依泉石”、“弹冠谢俗尘”表现了林进士远离尘嚣、归隐山林的决心。
  • 颔联“伤心天宝事,散发义熙民”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伤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。诗人借唐玄宗天宝年间的历史事件来表达对社会动荡的不满,借晋代义熙年间隐居避世的百姓来表达自己向往自由、远离纷争的心情。
  • 颈联“芝岭甘幽旷,桃源慕隐沦。田园谋老计,花竹结芳邻”进一步描写了林进士隐居的生活和理想。诗人用“芝岭甘幽旷”、“桃源慕隐沦”表现了林进士甘于寂寞、追求理想的境界,用“田园谋老计”、“花竹结芳邻”表现了林进士安于田园、与自然为伴的生活情趣。
  • 尾联“孔孟惟忧道,夷齐不患贫。无官劳远梦,有地着间身。来往唐冠带,留题汉缙绅。知君易尚在,吾亦守吾真”表达了诗人对林进士高尚情操的赞赏和自己坚守本真的决心。诗人用孔孟和夷齐的事迹来赞扬林进士不为名利所动、坚守道义的精神,用“无官劳远梦,有地着间身”来表达自己摆脱官场束缚、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,最后用“知君易尚在,吾亦守吾真”来表达自己与林进士志同道合、共同坚守高尚情操的决心。

全诗语言流畅自然,意境清新淡雅,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高尚情操的赞赏,也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、坚守本真的生活态度。

连文凤[宋代]

福州三山人,字百正,号应山。宋末太学生,亦尝为官。宋亡入元,变姓名为罗公福,常与诸遗老结社吟诗。其诗清切流丽,入选月泉吟社为第一名。有《百正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012f4a6b4602914784d6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