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中的诗>暮春怀故人>

暮春怀故人,李中暮春怀故人全诗,李中暮春怀故人古诗,暮春怀故人翻译,暮春怀故人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中

池馆寂寥三月尽,落花重叠盖莓苔。
惜春眷恋不忍扫,感物心情无计开。
梦断美人沈信息,目穿长路倚楼台。
琅玕绣段安可得,流水浮云共不回。

暮春怀故人译文

池塘馆舍一片寂静,暮春三月将要结束,飘落的花瓣层层叠叠地覆盖了莓苔。爱惜春光,依依不舍,不忍心将落花扫去,面对眼前的景物,心中郁闷苦闷,不知如何排解。梦中与佳人相会,醒来后佳人却杳无音讯,我望眼欲穿,倚靠在高楼上,遥望漫长的道路,盼她归来。像琅玕和精美的丝绸,如今又怎么能够得到呢?就像那东去的流水和飘浮的云彩,一去不复返啊。

暮春怀故人注释

  1. 池馆:池塘和馆舍,指园林建筑。
  2. 寂寥:寂静冷落。
  3. 三月尽:暮春三月将要结束。
  4. 莓苔:蔷薇莓下的青苔,泛指青苔。
  5. 惜春:爱惜春天。
  6. 眷恋:依依不舍。
  7. 感物:面对景物有所感触。
  8. 无计开:没有办法排解(心中的郁闷)。
  9. 梦断:梦醒。
  10. 美人:这里指思念的女子。
  11. 沈信息:杳无音讯。沈,同“沉”,埋没。
  12. 目穿:形容极目远望,眼睛都望穿了。
  13. 琅玕(láng gān):美玉,比喻美好珍贵的事物。这里或指美好的情意,珍贵的礼物。
  14. 绣段:精美的丝织品。
  15. 安可得:怎么能够得到。
  16. 流水浮云:比喻一去不复返的事物。

暮春怀故人讲解

这首诗是李中暮春时节怀念故人的作品,抒发了诗人伤春惜时、怀人不见的惆怅之情。

首联点明时令和环境。“池馆寂寥三月尽,落花重叠盖莓苔。”诗人点明时节为暮春三月,地点为池塘馆舍,烘托出一种寂寥冷清的气氛。落花堆积,覆盖莓苔,更显出环境的荒凉,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空虚和寂寞。

颔联抒发了诗人惜春伤怀的心情。“惜春眷恋不忍扫,感物心情无计开。”诗人爱惜春光,不忍心将落花扫去,这是一种惜春之情。面对眼前的落花,诗人触景生情,心中郁闷苦闷,却又不知如何排解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。

颈联写诗人梦断相思,盼望故人归来。“梦断美人沈信息,目穿长路倚楼台。”诗人梦中与佳人相会,醒来后佳人却杳无音讯,诗人望眼欲穿,倚靠在高楼上,遥望漫长的道路,盼望她归来。颈联运用了典故,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思念之情。

尾联以景作结,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。“琅玕绣段安可得,流水浮云共不回。”诗人感叹像琅玕和精美的丝绸这样的美好事物,如今又怎么能够得到呢?就像那东去的流水和飘浮的云彩,一去不复返啊。尾联以流水浮云比喻时光流逝,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之情,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感叹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,情景交融,表达了诗人伤春惜时、怀人不见的惆怅之情。诗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,也有对内心世界的刻画,读来令人感到真挚动人。

李中[唐代]

五代南唐诗人,生卒年不详,大约920-974年在世。字有中,江西九江人。仕南唐为淦阳宰。有《碧云集》三卷,今编诗四卷。《郡斋读书志》卷四著录《李中诗》二卷。另《唐才子传校笺》卷十有其简介。《全唐诗》编为四卷。人毕生有志于诗,成痴成魔,勤奋写作,自谓“诗魔”,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。与诗人沈彬、孟宾于、左偃、刘钧、韩熙载、张泊、徐铉友好往来,多有唱酬之作。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,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。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。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b3391d3f287dd8e5a471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