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龙推车出暘谷,欲将烛光烧却珊瑚屋。
黑龙奋怒起天池,欲倒海水浸却扶桑枝。
黔黎代为黑龙诉,帝命赤龙且回驭。
已欣膏泽沃焦尘,复畏连阴起寒雾。
地裂不补难望秋,天漏不补亦可忧。
我愿二龙行天各一日,水火停齐万宝毕。
大家都搜:
赤龙推车出暘谷,欲将烛光烧却珊瑚屋。
黑龙奋怒起天池,欲倒海水浸却扶桑枝。
黔黎代为黑龙诉,帝命赤龙且回驭。
已欣膏泽沃焦尘,复畏连阴起寒雾。
地裂不补难望秋,天漏不补亦可忧。
我愿二龙行天各一日,水火停齐万宝毕。
久旱得雨连阴弥旬农者云复宜得数日晴作二龙译文
赤龙从暘谷推出太阳车,似乎要用烛光将珊瑚屋烧毁。黑龙愤怒地从天池跃起,似乎要倾倒海水将扶桑树淹没。百姓们纷纷为黑龙鸣冤,天帝命令赤龙暂且停止行进。刚刚欣喜甘霖滋润干裂的土地,又害怕连绵阴雨带来寒冷的雾气。大地裂缝不修补,难以指望秋收,天空漏洞不补,也令人担忧。我希望赤龙和黑龙每天轮流当值,水火调和,万物才能生长繁茂。
久旱得雨连阴弥旬农者云复宜得数日晴作二龙注释
久旱得雨连阴弥旬农者云复宜得数日晴作二龙讲解
这首诗是黎廷瑞在久旱之后连日阴雨的情况下,听到农夫议论后有感而作。诗人将旱象和雨水过多都归咎于赤龙和黑龙,表达了对极端天气的担忧以及对风调雨顺的渴望。
诗的前四句描绘了旱涝两种极端景象:赤龙推着太阳车,似乎要烧毁一切;黑龙又愤怒地想要淹没大地。这种强烈的对比突出了旱涝灾害给人们带来的威胁。
接下来的两句,诗人以百姓的口吻为黑龙辩护,希望天帝能制止赤龙的暴行。这反映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关心。
“已欣膏泽沃焦尘,复畏连阴起寒雾”一句,表达了诗人既欣喜于久旱逢甘霖,又担忧连绵阴雨带来的负面影响的矛盾心情。
“地裂不补难望秋,天漏不补亦可忧”两句,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担忧。诗人认为,旱涝灾害都会对农业造成严重的破坏,如果不加以治理,就会影响到百姓的生计。
最后四句,诗人表达了自己美好的愿望,希望赤龙和黑龙能够轮流当值,使天气晴雨适宜,从而保证万物的生长繁荣。这反映了诗人对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的期盼。
总而言之,这首诗以生动的想象和对比,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关怀,以及对风调雨顺的渴望,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。诗中运用了神话传说,使得诗歌更具浪漫主义色彩,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。
诗词大全
别人正在查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41c202dbb36493f4f108.html
联系邮箱: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