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黎廷瑞的诗>久旱得雨连阴弥旬农者云复宜得数日晴作二龙>

久旱得雨连阴弥旬农者云复宜得数日晴作二龙,黎廷瑞久旱得雨连阴弥旬农者云复宜得数日晴作二龙全诗,黎廷瑞久旱得雨连阴弥旬农者云复宜得数日晴作二龙古诗,久旱得雨连阴弥旬农者云复宜得数日晴作二龙翻译,久旱得雨连阴弥旬农者云复宜得数日晴作二龙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黎廷瑞

赤龙推车出暘谷,欲将烛光烧却珊瑚屋。
黑龙奋怒起天池,欲倒海水浸却扶桑枝。
黔黎代为黑龙诉,帝命赤龙且回驭。
已欣膏泽沃焦尘,复畏连阴起寒雾。
地裂不补难望秋,天漏不补亦可忧。
我愿二龙行天各一日,水火停齐万宝毕。

久旱得雨连阴弥旬农者云复宜得数日晴作二龙译文

赤龙从暘谷推出太阳车,似乎要用烛光将珊瑚屋烧毁。黑龙愤怒地从天池跃起,似乎要倾倒海水将扶桑树淹没。百姓们纷纷为黑龙鸣冤,天帝命令赤龙暂且停止行进。刚刚欣喜甘霖滋润干裂的土地,又害怕连绵阴雨带来寒冷的雾气。大地裂缝不修补,难以指望秋收,天空漏洞不补,也令人担忧。我希望赤龙和黑龙每天轮流当值,水火调和,万物才能生长繁茂。

久旱得雨连阴弥旬农者云复宜得数日晴作二龙注释

  • 久旱得雨连阴弥旬:指干旱已久,刚下雨却又连绵不断,持续了很长时间。弥旬,满十天。
  • 农者云复宜得数日晴作二龙:农夫说应该再有几天晴天,于是设想为两条龙在作怪。作,兴起。
  • 赤龙:指带来干旱的龙,象征太阳。
  • 推车:指推动太阳车。古代神话中,太阳由龙或马车拉着运行。
  • 暘谷(yáng gǔ):传说中日出之处。
  • 烛光:指太阳的光芒。
  • 珊瑚屋:用珊瑚建造的房屋,形容极其华丽,这里比喻因干旱而干枯的景象。
  • 黑龙:指带来雨水的龙,象征阴雨。
  • 天池:神话传说中的天界水池,是雨水之源。
  • 扶桑枝:指扶桑树,古代神话中的神树,生长在东方,太阳从这里升起。这里比喻滋润的万物生机。
  • 黔黎(qián lí):指老百姓。黔,黑色,代指百姓的肤色。黎,众。
  • 帝:指天帝。
  • 回驭(huí yù):停止,收回驾驭。
  • 膏泽(gāo zé):滋润万物的雨露。
  • 焦尘:干裂的尘土。
  • 连阴:连续的阴雨天气。
  • 地裂不补难望秋:指土地因干旱开裂,如果不及时补救,就难以指望秋收。
  • 天漏不补亦可忧:指阴雨连绵,如同天上的漏洞无法堵住一样,令人担忧。
  • 水火停齐万宝毕:指水和火(雨和晴)达到平衡,各种生物才能生长繁茂。停齐,均衡。毕,全部,这里指生长。

久旱得雨连阴弥旬农者云复宜得数日晴作二龙讲解

这首诗是黎廷瑞在久旱之后连日阴雨的情况下,听到农夫议论后有感而作。诗人将旱象和雨水过多都归咎于赤龙和黑龙,表达了对极端天气的担忧以及对风调雨顺的渴望。

诗的前四句描绘了旱涝两种极端景象:赤龙推着太阳车,似乎要烧毁一切;黑龙又愤怒地想要淹没大地。这种强烈的对比突出了旱涝灾害给人们带来的威胁。

接下来的两句,诗人以百姓的口吻为黑龙辩护,希望天帝能制止赤龙的暴行。这反映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关心。

“已欣膏泽沃焦尘,复畏连阴起寒雾”一句,表达了诗人既欣喜于久旱逢甘霖,又担忧连绵阴雨带来的负面影响的矛盾心情。

“地裂不补难望秋,天漏不补亦可忧”两句,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担忧。诗人认为,旱涝灾害都会对农业造成严重的破坏,如果不加以治理,就会影响到百姓的生计。

最后四句,诗人表达了自己美好的愿望,希望赤龙和黑龙能够轮流当值,使天气晴雨适宜,从而保证万物的生长繁荣。这反映了诗人对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的期盼。

总而言之,这首诗以生动的想象和对比,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关怀,以及对风调雨顺的渴望,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。诗中运用了神话传说,使得诗歌更具浪漫主义色彩,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。

黎廷瑞[宋代]

黎廷瑞(1250年~1308年),字祥仲,鄱阳(今江西波阳)人。度宗成淳七年(1271)赐同进士出身,时年二十二。授肇庆府司法参车,需次未上。宋亡,幽居山中十年,与吴存、徐瑞等遥。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(1286),摄本郡教事。凡五年。退后不出,更号俟庵。武宗至大元年卒。有《芳洲集》三卷,收入清史简编《鄱阳五家集》中。事见本集卷首小传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41c202dbb36493f4f108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