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黎廷瑞的诗>题汪氏插梅图卷后>

题汪氏插梅图卷后,黎廷瑞题汪氏插梅图卷后全诗,黎廷瑞题汪氏插梅图卷后古诗,题汪氏插梅图卷后翻译,题汪氏插梅图卷后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黎廷瑞

插梅元无梅,春风从何来。
菀菀高树起,灿灿繁花开。
向来孤山老,锄云亲自栽。
宁知岁年晚,更受雪霜摧。
用意不食实,无心或成材。
天工未易窥,人力胡为哉。
掩卷既三叹,今古宁独梅。
终恐事偶然,愿君更深培。

题汪氏插梅图卷后译文

画上的梅花原本并不存在,春风又从哪里吹来呢?只见茂盛的树木挺拔而起,灿烂的繁花竞相盛开。

想当初孤山的林和靖,亲自锄地植梅。哪里知道到了晚年,梅花会遭受风雪摧残。

画梅本意不在于求结果实,无意之中或许能成就栋梁之材。大自然的造化难以轻易窥测,人为的力量又能怎么样呢?

合上画卷我长叹多次,自古至今难道只有梅花如此吗?我始终担心一切都是偶然,希望您更加用心地栽培梅花。

题汪氏插梅图卷后注释

  • 汪氏插梅图卷: 指汪氏所画的以梅花为主题的画卷。
  • 元无梅: 本来没有梅花。指画上的梅花并非真实存在,而是画家创作出来的。
  • 春风从何来: 春风从哪里来?反问,点明画中春意是人为创造的。
  • 菀菀: 茂盛的样子。
  • 灿灿: 鲜明,光彩夺目的样子。
  • 孤山老: 指宋代隐士林逋,字君复,隐居在杭州孤山,以梅为妻,以鹤为子,人称“梅妻鹤子”。
  • 锄云: 拨开云雾,指亲自种植梅花。
  • 宁知: 哪里知道。
  • 岁年晚: 到了晚年。
  • 不食实: 不为了结果实。
  • 无心: 无意之中。
  • 成材: 成为栋梁之材。
  • 天工: 大自然的造化。
  • 胡为哉: 又能怎么样呢?
  • 掩卷: 合上画卷。
  • 三叹: 多次叹息,表示感慨。
  • 宁独梅: 难道只有梅花如此吗?反问,意为世间万物皆是如此。
  • 事偶然: 事情是偶然发生的。
  • 更深培: 更加用心地栽培。

题汪氏插梅图卷后讲解

这首诗是诗人黎廷瑞在欣赏汪氏所画的梅花图卷后所题写的。诗人通过对画中梅花的描写,表达了对自然造化和人为努力的思考。

诗的前四句描绘了画中梅花的景象,赞美了梅花的茂盛和灿烂,同时也点明了画中春意是人为创造的。接着,诗人用林和靖的故事来比喻画梅之人,表达了对他们辛勤付出的敬佩。诗人认为,画梅的目的不在于求结果实,而是要追求一种精神境界。即使梅花遭受风雪摧残,也要保持高洁的品格。

诗的后半部分,诗人开始思考自然造化和人为努力的关系。他认为,大自然的造化是难以轻易窥测的,而人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。诗人通过对梅花的赞美,表达了对世间万物的珍视和敬畏之情。最后,诗人表达了对梅花命运的担忧,希望画梅之人能够更加用心地栽培梅花,让梅花能够茁壮成长。

全诗语言朴实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、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,也体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情操。

黎廷瑞[宋代]

黎廷瑞(1250年~1308年),字祥仲,鄱阳(今江西波阳)人。度宗成淳七年(1271)赐同进士出身,时年二十二。授肇庆府司法参车,需次未上。宋亡,幽居山中十年,与吴存、徐瑞等遥。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(1286),摄本郡教事。凡五年。退后不出,更号俟庵。武宗至大元年卒。有《芳洲集》三卷,收入清史简编《鄱阳五家集》中。事见本集卷首小传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556c564317b13434b415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