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黎廷瑞的诗>闻蛙>

闻蛙,黎廷瑞闻蛙全诗,黎廷瑞闻蛙古诗,闻蛙翻译,闻蛙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黎廷瑞

旅处汙池底,气张新雨余。
交交还阁阁,疾疾更徐徐。
别制鼓吹曲,自吟蝌蚪书。
道人喧寂等,欹枕到华胥。

闻蛙译文

我寄居在污浊池塘底下,雨后初晴,空气清新,蛤蟆们鼓足了气,叫得欢畅。它们的叫声,时而“交交”,时而“阁阁”,时而急促,时而舒缓,变化多端。它们仿佛在演奏着特别的鼓乐,又像是在吟诵着蝌蚪文字写成的书籍。得道之人认为喧闹与寂静并无不同,我斜靠着枕头,在蛙鸣声中进入了美好的梦乡。

闻蛙注释

  • 旅处:寄居。
  • 汙池:污浊的池塘。
  • 气张:鼓足了气。
  • 交交、阁阁:形容蛙鸣的声音。
  • 疾疾、徐徐:形容蛙鸣的节奏,时而急促,时而舒缓。
  • 鼓吹曲:古代军中或仪仗中使用的乐曲。这里指蛙鸣声犹如乐曲。
  • 蝌蚪书:指蝌蚪文,古代文字的一种,形似蝌蚪。这里指蛙鸣声犹如文字。
  • 道人:指得道之人。
  • 喧寂等:认为喧闹与寂静并无不同。
  • 欹枕:斜靠着枕头。
  • 华胥:传说中的美好梦境。

闻蛙讲解

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客居他乡,在污浊的池塘边听到蛙鸣的情景,表达了诗人恬淡自适的心境。

首联点明环境,诗人寄居在污浊的池塘边,雨后初晴,环境有所改善。颔联和颈联细致地描写了蛙鸣的声音和节奏,运用了叠字和拟人的手法,生动形象。蛙鸣声时而“交交”,时而“阁阁”,时而急促,时而舒缓,仿佛在演奏着特别的鼓乐,又像是在吟诵着蝌蚪文字写成的书籍。诗人将蛙鸣声比作鼓吹曲和蝌蚪书,赋予了蛙鸣声以文化内涵,也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。尾联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。得道之人认为喧闹与寂静并无不同,诗人也能够在这种喧闹的蛙鸣声中找到内心的平静,斜靠着枕头,进入美好的梦乡。

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,描写生动形象,表达了诗人恬淡自适、超脱世俗的心境。诗人能够在污浊的环境中发现美,在喧闹的蛙鸣声中找到内心的平静,表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旷达的胸怀。

黎廷瑞[宋代]

黎廷瑞(1250年~1308年),字祥仲,鄱阳(今江西波阳)人。度宗成淳七年(1271)赐同进士出身,时年二十二。授肇庆府司法参车,需次未上。宋亡,幽居山中十年,与吴存、徐瑞等遥。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(1286),摄本郡教事。凡五年。退后不出,更号俟庵。武宗至大元年卒。有《芳洲集》三卷,收入清史简编《鄱阳五家集》中。事见本集卷首小传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316e05a4beac67536bdf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