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黎廷瑞的诗>九日和陶>

九日和陶,黎廷瑞九日和陶全诗,黎廷瑞九日和陶古诗,九日和陶翻译,九日和陶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黎廷瑞

开门见秋山,忻然如故交。
烟云淡相媚,卉木青未雕。
兹游忽自念,谁与为登高。
目涉已千仞,神游还九霄。
世短奚足叹,意多亦徒劳。
奈何怨迟暮,况复怀覆蕉。
至乐岂必酒,天真自陶陶。
长吟对寒花,万期犹一朝。

九日和陶译文

推开门便看见秋天的山峦,喜悦之情如同见到老朋友一般。 淡淡的烟云互相依偎,花草树木青翠尚未凋谢。 忽然想起今日出游,不知有谁能与我一同登高? 目光所及已是千仞高峰,精神神游仿佛还到了九霄云外。 人生短暂何必叹息,思虑过多也是徒劳。 为何要抱怨年华迟暮,更何况还怀有覆蕉之恨。 真正的快乐又何必非得饮酒,天真烂漫自然会感到快乐。 对着寒冷的菊花长久吟唱,万年时光也犹如一个早晨。

九日和陶注释

  • 九日:指农历九月初九,重阳节,有登高、赏菊的习俗。
  • 和陶:和陶渊明诗的风格。
  • 忻然:喜悦的样子。
  • 相媚:互相依偎,亲昵。
  • 卉木:花草树木的总称。
  • 兹游:这次出游。
  • 千仞:形容山很高。仞,古代长度单位,一仞约等于七八尺。
  • 九霄:天的最高处。
  • 奚足叹:何足叹,有什么值得叹息的。奚,何。
  • 徒劳:白费力气。
  • 奈何:为什么。
  • 迟暮:晚年,指年华老去。
  • 覆蕉:典出《列子·周穆王》,比喻人生虚幻无常。
  • 至乐:极大的快乐。
  • 天真:天然的本性,指纯真自然的心境。
  • 陶陶:快乐的样子。
  • 寒花:秋天的菊花。
  • 万期:指漫长的岁月。
  • 一朝:一个早晨,形容时间短暂。

九日和陶讲解

这首诗是作者在重阳节登高时所作,表达了诗人开朗旷达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感悟。诗中既有登高望远的喜悦,也有对人生短暂的思考。诗人以陶渊明为榜样,追求自然真率的生活态度,排遣内心的忧愁和烦恼。

首联写开门见山,点明了诗人登高的背景,也表达了诗人见到秋山时喜悦的心情,以“故交”比喻秋山,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。颔联描写秋景,烟云淡淡,花木青翠,烘托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,也暗示了诗人心情的舒畅。颈联写诗人独自登高,略带孤寂之感,但随即便将目光投向远方,精神遨游于九霄之外,表现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开阔的胸襟。

尾联转入对人生的思考,诗人感叹人生短暂,思虑过多也无济于事,不如放下烦恼,保持天真烂漫的心境,享受当下的快乐。诗人以饮酒自乐的陶渊明为榜样,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价值的追求。最后两句,诗人对着寒冷的菊花长久吟唱,即使是漫长的岁月,也感觉如一个早晨般短暂,表现了诗人超脱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时光流逝的淡然。全诗语言流畅自然,意境开阔,富有哲理,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
黎廷瑞[宋代]

黎廷瑞(1250年~1308年),字祥仲,鄱阳(今江西波阳)人。度宗成淳七年(1271)赐同进士出身,时年二十二。授肇庆府司法参车,需次未上。宋亡,幽居山中十年,与吴存、徐瑞等遥。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(1286),摄本郡教事。凡五年。退后不出,更号俟庵。武宗至大元年卒。有《芳洲集》三卷,收入清史简编《鄱阳五家集》中。事见本集卷首小传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1f5a271916f3ded6fae7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