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陆龟蒙的诗>五歌。刈获>

五歌。刈获,陆龟蒙五歌。刈获全诗,陆龟蒙五歌。刈获古诗,五歌。刈获翻译,五歌。刈获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陆龟蒙

自春徂秋天弗雨,廉廉早稻才遮亩。
芒粒稀疏熟更轻,地与禾头不相拄。
我来愁筑心如堵,更听农夫夜深语。
凶年是物即为灾,百阵野凫千穴鼠。
平明抱杖入田中,十穗萧条九穗空。
敢言一岁囷仓实,不了如今朝暮舂。
天职谁司下民籍,苟有区区宜析析。
本作耕耘意若何,虫豸兼教食人食。
古者为邦须蓄积,鲁饥尚责如齐籴。
今之为政异当时,一任流离恣征索。
平生幸遇华阳客,向日餐霞转肥白。
欲卖耕牛弃水田,移家且傍三茅宅。

五歌。刈获译文

从春天到秋天,老天爷一直不下雨,低矮的早稻勉强遮盖田亩。稻穗上的谷粒稀疏,成熟后更加轻飘,土地和稻穗都无法支撑。我来到田边,忧愁得心口像被堵住一样,更听到农夫深夜里的叹息。荒年里任何东西都可能变成灾祸,成群的野鸭和数不清的老鼠都在糟蹋粮食。

天亮后我拄着拐杖走进田里,十棵稻穗有九棵是空空的。哪里敢说今年能让粮仓充实,恐怕连眼前的早晚两餐都难以保证。掌管民生的是谁?如果还有一点点良心,就应该仔细分析情况。原本耕耘的意义是什么?难道是让虫子和野兽也来吃人吃的粮食?

古时候治理国家必须重视储备,鲁国发生饥荒尚且要向齐国买粮。如今的政策和当时不一样了,听任百姓流离失所,还随意征收赋税。我平生有幸结识了华阳隐士,他每天面向太阳餐霞饮露,反而更加肥胖白皙。我想卖掉耕牛,放弃水田,搬家到茅山附近居住。

五歌。刈获注释

  • 刈获:收割庄稼。
  • 徂(cú):往,到。
  • 廉廉:低矮的样子。
  • 遮亩:遮盖田亩。
  • 芒粒:带芒的谷粒。
  • 相拄(zhǔ):互相支撑。
  • 筑:同“窒”,堵塞。
  • 是物:任何东西。
  • 百阵:形容数量很多。
  • 野凫(fú):野鸭。
  • 穴鼠:指田鼠,喜欢在田间打洞。
  • 萧条:凋零,稀疏。
  • 囷(qūn)仓:粮仓。
  • 不了:不能保证。
  • 天职:上天赋予的职责,这里指掌管民生者的职责。
  • 司:掌管。
  • 下民籍:百姓的户籍。
  • 区区:一点点。
  • 宜析析:应该仔细分析。
  • 若何:怎么样,如何。
  • 虫豸(zhì):泛指昆虫、小动物。
  • 食人食:吃人吃的粮食。
  • 鲁饥尚责如齐籴(dí):鲁国发生饥荒尚且要向齐国买粮。《孟子·告子下》记载,鲁国饥荒时,孟子建议鲁君向齐国借粮。籴,买米。
  • 恣(zì):放纵,听任。
  • 征索:征收赋税。
  • 华阳客:指隐居在华阳山中的道士。陆龟蒙晚年隐居在淞江甫里,自号天随子,与道士为伍。
  • 餐霞:道教的一种修炼方法,指吞食日霞。
  • 三茅宅:指茅山。茅山是道教名山,相传茅盈、茅固、茅衷三兄弟在此修道成仙。

五歌。刈获讲解

这首诗是陆龟蒙反映晚唐社会现实的诗作。通过描写连年旱灾导致的农业歉收,以及官府对百姓的残酷剥削,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。

诗歌首先描绘了旱灾带来的严重后果:庄稼歉收,百姓生活困苦。诗人用“自春徂秋天弗雨,廉廉早稻才遮亩”等句,简洁而生动地刻画了旱灾的严重程度。“芒粒稀疏熟更轻,地与禾头不相拄”,进一步写出稻谷的产量极低,农民的收成无望。

接着,诗人将笔触转向官府的压榨。“天职谁司下民籍,苟有区区宜析析”,质问那些掌管民生的人是否尽到了职责,是否关心百姓的疾苦。“今之为政异当时,一任流离恣征索”,则直接揭露了官府的残酷剥削,对百姓的困苦视而不见,反而变本加厉地征收赋税。

最后,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失望和无奈。“欲卖耕牛弃水田,移家且傍三茅宅”,诗人决定放弃农业生产,隐居山林,以逃避现实的苦难。这既是诗人个人命运的写照,也是当时社会许多农民的共同选择。

全诗语言朴实,感情真挚,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。它不仅反映了晚唐时期农民的苦难生活,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绝望情绪。

陆龟蒙[唐代]

陆龟蒙(?~公元881年),唐代农学家、文学家,字鲁望,别号天随子、江湖散人、甫里先生,江苏吴县人。曾任湖州、苏州刺史幕僚,后隐居松江甫里,编著有《甫里先生文集》等。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《笠泽丛书》中,现实针对性强,议论也颇精切,如《野庙碑》、《记稻鼠》等。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,世称“皮陆”,诗以写景咏物为多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db1f6f067d73fe80cb55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