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卢照邻的诗>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>

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,卢照邻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全诗,卢照邻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古诗,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翻译,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卢照邻

我行背城阙,驱马独悠悠。
寥落百年事,裴回万里忧。
途遥日向夕,时晚鬓将秋。
滔滔俯东逝,耿耿泣西浮。
长虹掩钓浦,落雁下星洲。
草变黄山曲,花飞清渭流。
迸水惊愁鹭,腾沙起狎鸥。
一赴清泥道,空思玄灞游。

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译文

我离开长安城,独自驾马缓缓而行。 想到人生百年转眼即逝,徘徊间又生出万里之愁。 路途遥远太阳渐渐西沉,时节已晚我的鬓发也将染上秋霜。 滔滔渭水向东流逝,令人俯视感伤,而西边的浮云却像耿耿于怀。 长虹隐没在钓鱼的江浦,落雁飞向缀满星光的沙洲。 渭河北山的草木渐渐变黄,花瓣飘飞在清澈的渭水上。 水流飞溅惊起了栖息的白鹭,狂风卷起沙土惊飞了嬉戏的鸥鸟。 如今只能奔波在污浊的仕途上,徒然怀念着当年在玄灞河畔的游乐。

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注释

  • 渭桥:即渭水桥,在唐代长安城附近。
  • 京邑:指京城长安。
  • 城阙:指长安城的城楼。
  • 寥落:空虚寂寞,这里指人生短暂。
  • 裴回:徘徊,来回走动,形容心情不定。
  • 东逝:向东流去,指渭水东流。
  • 耿耿:心中不安的样子。
  • 钓浦:可以垂钓的江边。
  • 星洲:点缀星光的沙洲。
  • 黄山曲:渭水北岸的山曲,因草木变黄而得名。
  • 清渭流:清澈的渭水河。
  • 清泥道:比喻污浊的仕途。
  • 玄灞游:指玄灞河畔的游乐,玄灞,水名,在长安东南,风景优美。

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讲解

这首诗是卢照邻晚年漂泊途中所作,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、仕途坎坷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

诗的前四句,点明时间、地点和心境。“我行背城阙,驱马独悠悠”,交代了诗人离开长安,独自赶路的情景。“寥落百年事,裴回万里忧”,则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前途的忧虑。寥落二字,写出了诗人看透世事的空虚感;而“万里忧”,则说明诗人忧虑之深。

中间四句,描写沿途所见景色,并融入自己的情感。“途遥日向夕,时晚鬓将秋”,写出了时间流逝之快,以及自己年华老去。 “滔滔俯东逝,耿耿泣西浮”,诗人看到渭水滔滔东流,想到自己的人生也像流水一样,一去不复返,心中充满了悲伤。西边的浮云也仿佛在哭泣,更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忧愁。

接下来的四句,继续描写景物。“长虹掩钓浦,落雁下星洲”,诗人看到长虹隐没在钓鱼的江浦,大雁飞向缀满星光的沙洲,这些景象更加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。“草变黄山曲,花飞清渭流”,写出了秋天的景象,也暗示了诗人年华老去,生命流逝。诗人看见渭河北山草木变黄,花瓣飘落在清澈的渭水上,感叹韶华易逝。

最后两句,直抒胸臆。“迸水惊愁鹭,腾沙起狎鸥”,水流飞溅惊起了栖息的白鹭,狂风卷起沙土惊飞了嬉戏的鸥鸟,诗人的心绪也被眼前之景所扰动。“一赴清泥道,空思玄灞游”,如今只能奔波在污浊的仕途上,徒然怀念着当年在玄灞河畔的游乐。诗人对现实的失望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溢于言表。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,意境开阔,情景交融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复杂情感。

卢照邻[唐代]

卢照邻,初唐诗人。字升之,自号幽忧子,汉族,幽州范阳(治今河北省涿州市)人,其生卒年史无明载,卢照邻望族出身,曾为王府典签,又出任益州新都(今四川成都附近)尉,在文学上,他与王勃、杨炯、骆宾王以文词齐名,世称“王杨卢骆”,号为“初唐四杰”。有7卷本的《卢升之集》、明张燮辑注的《幽忧子集》存世。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,以歌行体为佳,不少佳句传颂不绝,如“得成比目何辞死,愿作鸳鸯不羡仙”等,更被后人誉为经典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c965fb63b4eefbd98d92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