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处玄的诗>玉堂春·道德清平>

玉堂春·道德清平,刘处玄玉堂春·道德清平全诗,刘处玄玉堂春·道德清平古诗,玉堂春·道德清平翻译,玉堂春·道德清平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元代] 刘处玄

道德清平,贤者真易化。
世梦知空,几人放下。
厌浊清居,周天运爻卦。
身是行庵到处家。
养就圆光,碧虚无执,把万里清澄,自然悬挂。
物外逍遥,潇潇真脱洒。
悟者超升学者麻。

玉堂春·道德清平译文

以道德为根本,天下自然太平,贤能之人更容易被教化。人世间的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场梦,有几人能够真正放下?厌倦了世俗的污浊,隐居于清静之地,运转周天之数,参悟爻卦的变化。我的身体就像一座移动的庵堂,到处都可以是我的家。精心修养,最终成就圆满的光辉,心中一片空明,没有任何执念。将万里晴空,自然而然地悬挂在心中。在世俗之外自由自在地逍遥,多么洒脱。领悟真理的人就能超脱升华,而只知学习却不思考的人则会感到困惑。

玉堂春·道德清平注释

  • 玉堂春:词牌名。
  • 道德清平:以道德为根本,天下自然太平。
  • 贤者真易化:贤能之人更容易被教化。化,教化。
  • 世梦知空:人世间的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场梦。
  • 几人放下:有几人能够真正放下?
  • 厌浊清居:厌倦了世俗的污浊,隐居于清静之地。浊,指世俗的污浊。
  • 周天运爻卦:运转周天之数,参悟爻卦的变化。周天,指天道运行一周。爻卦,指易经中的卦象。
  • 身是行庵到处家:我的身体就像一座移动的庵堂,到处都可以是我的家。行庵,指移动的庵堂。
  • 养就圆光:精心修养,最终成就圆满的光辉。圆光,指修行圆满后所显现的光辉。
  • 碧虚无执:心中一片空明,没有任何执念。碧虚,指空明的境界。
  • 把万里清澄,自然悬挂:将万里晴空,自然而然地悬挂在心中。
  • 物外逍遥:在世俗之外自由自在地逍遥。
  • 潇潇真脱洒:多么洒脱。潇潇,形容洒脱的样子。
  • 悟者超升学者麻:领悟真理的人就能超脱升华,而只知学习却不思考的人则会感到困惑。麻,指困惑。

玉堂春·道德清平讲解

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刘处玄对世俗的厌倦以及对清静无为、逍遥自在的向往。词中充满了道家思想,强调通过修行,放下执念,达到内心清明,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。

  • 上阕描绘了作者对世俗的否定和对清静生活的追求。“道德清平,贤者真易化”,开篇点明主题,认为以道德为根本才能实现天下太平,而贤能之人也更容易被教化。随后,作者感叹世事如梦,能真正放下的人少之又少,表达了对世俗的失望。“厌浊清居,周天运爻卦,身是行庵到处家”,则描写了作者隐居清静之地,通过参悟天道和爻卦来寻求真理的生活状态,以及他随遇而安、四海为家的心境。
  • 下阕进一步阐述了修行的境界和意义。“养就圆光,碧虚无执,把万里清澄,自然悬挂”,描写了修行者通过不断修养,达到内心清明、没有任何执念的境界,并将整个宇宙都纳入自己的心中。“物外逍遥,潇潇真脱洒”,表达了作者追求的自由自在、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。“悟者超升学者麻”,则揭示了领悟真理和只知学习的区别,强调了思考和实践的重要性。

总而言之,这首词语言朴素自然,意境深远,表达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真谛的独特见解。它启示人们要放下执念,追求内心清明,与自然和谐相处,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快乐。

刘处玄[元代]

刘处玄,为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——随山派创派者,字通妙,号长生子,莱州(今山东省莱州市)武官庄人,生于宋绍兴十七年(1147年)七月十二日。侍母至孝,夙愿修道,因母在不敢违,清静固守。金大定九年(1169年),其母去世后,遂拜王重阳为师入道,为全真道北七真之一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bf406f3319d415d8995f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