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处玄的诗>江神子·道心不与世心同>

江神子·道心不与世心同,刘处玄江神子·道心不与世心同全诗,刘处玄江神子·道心不与世心同古诗,江神子·道心不与世心同翻译,江神子·道心不与世心同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元代] 刘处玄

道心不与世心同。
悟知空。
物尘容。
物尘容。
达理明真,应变自然通。
憎爱是非俱不染,游福地,伴松峰。
炼成鹤体碧霄中。
任西东。
访蓬宫。
出了阴阳,仙寿永无穷。
海变松枯真不朽,超三界,从仙翁。

江神子·道心不与世心同译文

修道之心与世俗之心截然不同,领悟到一切皆是虚空。外物如尘埃,不值得挂怀。通达事理,明白真谛,就能顺应变化,自然通达。憎恨、喜爱、是非等世俗情感,一概不沾染,游览仙境福地,与青松为伴。

经过修炼,成就如仙鹤般轻盈的体魄,翱翔于碧蓝的天空。无论东西南北,任我遨游,拜访仙宫。超脱阴阳的束缚,就能获得永恒的寿命。沧海桑田,松树枯萎,而修道之人却能真正不朽,超越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这三界,追随仙翁的脚步。

江神子·道心不与世心同注释

  • 道心:修道之心,追求真理、解脱烦恼的心。
  • 世心:世俗之心,追求名利、执着于物质享受的心。
  • 悟知空:领悟到一切皆是虚空,即佛教的“空性”思想。
  • 物尘容:外物如尘埃,不值得重视。容,容纳,引申为重视、在意。
  • 达理明真:通达事理,明白真谛。
  • 应变自然通:顺应变化,自然通达。
  • 憎爱是非俱不染:不沾染憎恨、喜爱、是非等世俗情感。
  • 福地:指神仙居住的仙境。
  • 松峰:长满松树的山峰,象征高洁、坚贞。
  • 鹤体:指仙鹤般轻盈的体魄,是修道者追求的境界。
  • 碧霄:指天空。
  • 蓬宫:蓬莱仙宫,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。
  • 阴阳:指阴阳二气,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,也代表变化、生灭。
  • 仙寿永无穷:获得永恒的寿命。
  • 海变松枯:沧海桑田,松树枯萎,形容时间漫长,世事变迁。
  • 超三界:超越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。佛教认为,众生轮回于三界之中,只有超越三界才能解脱。
  • 仙翁:指神仙。

江神子·道心不与世心同讲解

这首词是刘处玄阐述修道之心的作品。词人通过对比道心与世心的不同,表达了自己追求真理、超脱世俗的志向。

上阕着重描写修道之人的心境。词人认为,修道之人应领悟“空性”,不执着于外物,通达事理,顺应自然,不为世俗情感所束缚。

下阕则描绘了修道之人的理想境界。词人希望通过修炼,达到如仙鹤般轻盈的体魄,遨游于天地之间,拜访仙宫,超脱阴阳,获得永恒的寿命。即使世事变迁,沧海桑田,修道之人也能真正不朽,超越三界,追随仙翁的脚步。

整首词语言朴实自然,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,表达了词人对修道的坚定信念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。其中,“道心不与世心同”、“悟知空”、“应变自然通”、“超三界,从仙翁”等语句,都体现了道家和佛教的思想。

刘处玄[元代]

刘处玄,为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——随山派创派者,字通妙,号长生子,莱州(今山东省莱州市)武官庄人,生于宋绍兴十七年(1147年)七月十二日。侍母至孝,夙愿修道,因母在不敢违,清静固守。金大定九年(1169年),其母去世后,遂拜王重阳为师入道,为全真道北七真之一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ab0f3caf7bdafc5d42d0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