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林亦之的诗>奉寄云安安抚宝文少卿林黄中>

奉寄云安安抚宝文少卿林黄中,林亦之奉寄云安安抚宝文少卿林黄中全诗,林亦之奉寄云安安抚宝文少卿林黄中古诗,奉寄云安安抚宝文少卿林黄中翻译,奉寄云安安抚宝文少卿林黄中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林亦之

泥封款款下青冥,却许麾幢换使軿。
夔子城头开幕府,杜陵诗卷作图经。
十年去国未还国,万里长亭更短亭。
可信明时好人物,乱猿啼处是州厅。

奉寄云安安抚宝文少卿林黄中译文

盖着泥封的官文缓缓从天上降下, 朝廷允许你旌旗招展,改乘使臣的车驾。 你在夔子城头开设安抚使的幕府, 把杜甫的诗集当作治理地方的地图。 离开京城已经有十年没有回去了, 从一个长亭到另一个短亭,路途遥远。 我相信在清明的时代会有杰出的人才, 即使在猿猴啼叫的地方也能把州厅治理好。

奉寄云安安抚宝文少卿林黄中注释

  • 奉寄:敬奉寄赠。
  • 云安安抚宝文少卿:指林黄中,时任云安安抚使、宝文阁直学士。云安,地名,在今四川省境内。安抚使,官名。宝文少卿,宝文阁直学士的简称,是文官的加衔。
  • 泥封款款下青冥:形容朝廷的命令缓缓地从上而下传来。泥封,指用泥土封固的公文。款款,缓慢的样子。青冥,指天空。
  • 麾幢:将帅所用的旗帜。
  • 使軿(píng):使臣乘坐的车子。
  • 夔(kuí)子城:在今重庆市奉节县,古为夔州治所。
  • 杜陵诗卷作图经:用杜甫的诗集作为治理地方的参考。杜陵,杜甫曾居长安杜陵附近,故称杜陵野老。图经,记载地方风俗、地理的书籍。
  • 去国:离开京城。
  • 长亭更短亭:指路途遥远。古代亭是设在路旁的供人休息的处所,通常十里一长亭,五里一短亭。
  • 明时:政治清明的时代。
  • 乱猿啼处是州厅:即使在猿猴啼叫的偏远地方,也能把州厅治理好。

奉寄云安安抚宝文少卿林黄中讲解

这首诗是林亦之赠给林黄中的,表达了对林黄中出任云安安抚使的祝贺和期望。

首联描写朝廷任命林黄中为云安安抚使,语气庄重。泥封,表明是正式的公文。款款而下,既写出了公文传递的缓慢,也暗示了诗人对林黄中赴任的重视。

颔联具体描写林黄中的职责和使命。夔子城是云安的治所,诗人祝愿林黄中能在那里建立功业。诗人以“杜陵诗卷作图经”来赞扬林黄中能以民为本,像杜甫一样关注民生疾苦,将杜甫的诗歌作为治理地方的指导。

颈联抒发了诗人自己宦游漂泊的感慨。“十年去国未还国”,点明诗人离开京城已经十年,未能返回,表达了思乡之情。“万里长亭更短亭”,形容路途遥远,也暗示了仕途的艰辛。

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林黄中的信任和期望。“可信明时好人物”,诗人相信在政治清明的时代,一定会有杰出的人才出现。“乱猿啼处是州厅”,即使在偏远艰苦的地方,林黄中也能治理好地方,造福百姓。

全诗语言精炼,感情真挚,既有对友人的祝贺,也有对时局的关注,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。诗中运用了典故,如“杜陵诗卷”,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。

林亦之[宋代]

(1136—1185)宋福州福清人,字学可,号月渔,一号网山。林光朝高弟,继光朝讲学于莆之红泉。赵汝愚帅闽,荐于朝,命未下而卒。有《论语考工记》、《毛诗庄子解》、《网山集》等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a25b9d067c1769a3fa25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