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卢照邻的诗>和王奭秋夜有所思>

和王奭秋夜有所思,卢照邻和王奭秋夜有所思全诗,卢照邻和王奭秋夜有所思古诗,和王奭秋夜有所思翻译,和王奭秋夜有所思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卢照邻

寂寂南轩夜,悠然怀所知。
长河落雁苑,明月下鲸池。
凤台有清曲,此曲何人吹。
丹唇间玉齿,妙响入云涯。
穷巷秋风叶,空庭寒露枝。
劳歌欲有和,星鬓已将垂。

和王奭秋夜有所思译文

寂静的南轩之夜,我悠然思念着知己。银河横斜,大雁飞落皇家苑囿,皎洁的明月,光辉照耀着鲸鱼出没的水池。

凤凰台上传来清越的乐曲,这美妙的乐曲是谁在吹奏?红润的嘴唇,洁白的牙齿,发出的妙音,直入云霄。

偏僻的巷子里,秋风吹落枯叶,空旷的庭院里,寒露凝结在树枝上。我想放声歌唱,但看着两鬓斑白,已经衰老。

和王奭秋夜有所思注释

  • 和:酬和,唱和。
  • 王奭(shì):人名,卢照邻的朋友。
  • 南轩:南面的窗户,也指代房屋。
  • 所知:知己,了解自己的人。
  • 长河:银河。
  • 雁苑:皇家苑囿,养雁的地方。
  • 鲸池:传说中鲸鱼出没的水池。
  • 凤台:传说中凤凰栖息的台。
  • 清曲:清越的乐曲。
  • 丹唇:红润的嘴唇。
  • 玉齿:洁白的牙齿。
  • 云涯:云端,天边。
  • 穷巷:偏僻的巷子。
  • 劳歌:疲惫的歌声,也指放声歌唱。
  • 星鬓:两鬓如星,指头发斑白。

和王奭秋夜有所思讲解

这首诗是卢照邻思念朋友王奭之作。诗人通过描写秋夜的景象,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和自己年华老去的感伤。

首联点明时间、地点和思念对象。“寂寂南轩夜,悠然怀所知”,诗人独自一人在寂静的南轩中,悠然地思念着远方的朋友王奭,奠定了全诗抒情的基础。

颔联和颈联描写了秋夜的景象。“长河落雁苑,明月下鲸池”展现了一幅广阔而美丽的秋夜图景。银河横斜,大雁飞落皇家苑囿,皎洁的明月照耀着鲸鱼出没的水池,这些景象都充满了诗意。“凤台有清曲,此曲何人吹。丹唇间玉齿,妙响入云涯”,诗人想象着凤凰台上有人吹奏着清越的乐曲,这乐曲美妙动听,直入云霄,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。

尾联抒发了诗人的感伤。“穷巷秋风叶,空庭寒露枝”,诗人将视线拉回现实,看到偏僻的巷子里,秋风吹落枯叶,空旷的庭院里,寒露凝结在树枝上,这些景象都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。“劳歌欲有和,星鬓已将垂”,诗人想要放声歌唱,但看着自己两鬓斑白,已经衰老,不禁感到力不从心。

全诗语言清丽,意境优美,抒情真挚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伤,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。

卢照邻[唐代]

卢照邻,初唐诗人。字升之,自号幽忧子,汉族,幽州范阳(治今河北省涿州市)人,其生卒年史无明载,卢照邻望族出身,曾为王府典签,又出任益州新都(今四川成都附近)尉,在文学上,他与王勃、杨炯、骆宾王以文词齐名,世称“王杨卢骆”,号为“初唐四杰”。有7卷本的《卢升之集》、明张燮辑注的《幽忧子集》存世。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,以歌行体为佳,不少佳句传颂不绝,如“得成比目何辞死,愿作鸳鸯不羡仙”等,更被后人誉为经典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9764b793b3ad82a97acb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