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卢谌的诗>赠刘琨诗二十首 十七>

赠刘琨诗二十首 十七,卢谌赠刘琨诗二十首 十七全诗,卢谌赠刘琨诗二十首 十七古诗,赠刘琨诗二十首 十七翻译,赠刘琨诗二十首 十七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魏晋] 卢谌

先民颐意。
潜山隐几。
仰熙丹崖。
俯澡绿水。
无求于和。
自附众美。
慷慨遐踪。
有愧高旨。

赠刘琨诗二十首 十七译文

先民们恬淡自适,颐养性情;像隐士那样,静卧深山,身旁置放几案。抬头仰望,那被朝阳染红的丹崖;低头俯视,清澈碧绿的流水。不刻意追求与人 harmonie 一致,自然而然地与美好的事物相依相伴。追慕古人高远的志向,回顾自身,实在惭愧未能达到他们那样崇高的境界。

赠刘琨诗二十首 十七注释

  • 刘琨: 字越石,西晋大臣、将领、诗人。“八王之乱”后,据守晋阳抵抗匈奴汉国。卢谌曾任刘琨幕府参军。
  • 先民: 指古代的贤人隐士。
  • 颐意: 颐养心神,使心意恬适。
  • 潜山: 隐居深山。
  • 隐几: 靠着几案休息,形容隐居的悠闲状态。几,古人休息时倚靠的矮小桌子。
  • 熙: 光辉,照耀。
  • 丹崖: 红色的山崖。
  • 澡: 洗涤,这里指水清澈见底。
  • 绿水: 碧绿的清水。
  • 和: Harmonieu
  • 附: 依附,相伴。
  • 众美: 各种美好的事物。
  • 慷慨: 志向高远。
  • 遐踪: 远大的志向和行为。
  • 高旨: 崇高的意旨。

赠刘琨诗二十首 十七讲解

这首诗是卢谌《赠刘琨诗二十首》中的第十七首,诗中表达了对古代隐士高洁品格的仰慕,以及自身未能达到那种境界的愧疚之情。

诗歌着重描写了隐士的生活状态:他们隐居山林,与大自然为伴,怡然自得。诗人通过“仰熙丹崖,俯澡绿水”等语句,描绘了一幅优美宁静的山水画卷,烘托出隐士高洁的精神境界。

“无求于和,自附众美”一句,表明了隐士不追求与世俗同流合污,而是自然而然地与美好的事物为伍。这种不慕名利、洁身自好的品格,正是诗人所赞赏的。

最后两句“慷慨遐踪,有愧高旨”,笔锋一转,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古代贤人的仰慕之情,并坦承自己未能达到他们那样崇高的境界。这种自谦的态度,也体现了诗人严于律己的精神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,意境高远,表达了对隐士高洁品格的赞美,以及诗人自身对人生价值的思考。诗歌既有对自然的描写,也有对人生的感悟,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。

卢谌[魏晋]

卢谌(284─351),字子谅,范阳涿(今属河北涿县)人,晋代文学家。曹魏司空卢毓曾孙。西晋卫尉卿卢珽之孙,尚书卢志长子。晋朝历任司空主簿、从事中郎、幽州别驾。后赵、冉魏时官至侍中、中书监。卢谌最初担任太尉椽。311年,洛阳失陷,随父北依刘琨,途中被刘粲所掳。312年,辗转归于姨父刘琨,受到青睐。318年,刘琨为匹磾所拘。期间,卢谌与刘琨以诗相互赠答,写有《答刘琨诗二首》《赠刘琨诗二十首》。350年,冉闵诛石氏、灭后赵,卢谌在冉魏任中书监,后在襄国遇害。时年67岁。卢谌为人清敏、才思敏捷,喜读老庄,又善于写文章。他著有《祭法》《庄子注》及文集十卷,其中有些诗篇流传至今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8970ba4fbf6039e060d9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