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林亦之的诗>借册井伯>

借册井伯,林亦之借册井伯全诗,林亦之借册井伯古诗,借册井伯翻译,借册井伯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林亦之

吉贝城边寄此身,故乡归少异乡亲。
蜀无担石雄何苦,洛有书船孟不贫。
绿水孤村何处客,白头双阙老门人。
令狐冒雪成图画,还许渠侬续后尘。

借册井伯译文

我寄身于吉贝城边,远离故乡,这里的异乡人倒像是我的亲人。即使像司马相如那样家徒四壁,也不至于感到痛苦,因为我像孟浩然一样,拥有满载书籍的船只,精神上是富有的。我是这绿水环绕的孤村中的一位漂泊者,也在洛阳的宫阙前,变成了一位白发苍苍的守门老者。想当年令狐楚冒着大雪绘制图画,或许也允许我辈之人继续追随他的脚步,继承他的遗志吧。

借册井伯注释

  • 吉贝城: 指诗人当时居住的地方。吉贝,一种棉花。
  • 归少: 回乡很少。
  • 蜀无担石雄: 指司马相如。司马相如,字长卿,蜀郡成都人,西汉辞赋家,家贫,曾以“四壁立”形容自己的窘境。担石:古代容量单位。
  • 洛有书船孟: 指孟浩然。孟浩然,唐代诗人,隐居鹿门山,以诗自适,生活清贫,但拥有书船,精神富足。
  • 双阙: 指洛阳宫阙,古代宫殿、祠庙前左右相对的建筑物,形如两座楼,象征威严。
  • 老门人: 晚年的门客。
  • 令狐冒雪成图画: 指令狐楚。令狐楚,唐代大臣、文学家,曾任宰相,以文章著称。这里典故可能与令狐楚的某种雪景画有关,或指其不畏艰难、著书立说的精神。
  • 渠侬: 他,他们。吴地方言。
  • 后尘: 前人留下的足迹,比喻继承前人的事业。

借册井伯讲解

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感,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。诗人漂泊在外,将异乡人视作亲人,反衬出内心的孤独。然而,诗人并没有沉溺于悲伤,而是以司马相如和孟浩然自比,表达了自己虽然生活清贫,但精神世界富足的志向。

诗中“蜀无担石雄何苦,洛有书船孟不贫”一句,对比鲜明,突出了精神财富的重要性。即使物质匮乏,只要有书籍和知识,就能保持精神的富有和快乐。

后两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叹和期许。他觉得自己像一个在绿水孤村中漂泊的客人,又像一个在洛阳宫阙前垂暮的老门人。但他并没有放弃希望,而是以令狐楚为榜样,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一样,为后世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。

全诗语言朴实自然,情感真挚动人,既有对自身处境的无奈,也有对未来的期许,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。

林亦之[宋代]

(1136—1185)宋福州福清人,字学可,号月渔,一号网山。林光朝高弟,继光朝讲学于莆之红泉。赵汝愚帅闽,荐于朝,命未下而卒。有《论语考工记》、《毛诗庄子解》、《网山集》等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7026f3f6610ee5f7c462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