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连文凤的诗>赠隐士>

赠隐士,连文凤赠隐士全诗,连文凤赠隐士古诗,赠隐士翻译,赠隐士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连文凤

不隐山林隐市廛,半生活计此书田。
可邻世上无扬子,谁识雄心在太玄。

赠隐士译文

不在山林隐居却在市井之中隐身,用读书写字来维持一半的生计。世上再没有像扬雄一样可以为邻的人了,有谁能理解我胸怀大志,如同《太玄经》般深奥呢?

赠隐士注释

  • 隐士:隐居不仕的人。
  • 市廛(chán):市井,指城市中的商业区。
  • 书田:指读书写字的生活,如同耕田一样可以维持生计。
  • 扬子:指扬雄,字子云,西汉辞赋家、哲学家。他曾隐居著书。
  • 太玄:指扬雄所著的哲学著作《太玄经》,内容深奥难懂。

赠隐士讲解

这首诗是连文凤赠送给隐士的作品。诗人赞美这位隐士不落俗套,不在山林隐居,而选择在市井中隐身,以读书写字为生。

首联点明隐士的与众不同之处。“不隐山林隐市廛”开门见山,不同于传统隐士归隐山林的形象,这位隐士选择了市井之中,更显其超脱世俗的襟怀。

颔联则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状态。“半生活计此书田”,诗人用“书田”来比喻读书写字的生活,形象地说明了隐士以文化为生的方式。

颈联感叹世上难觅知音。“可邻世上无扬子”,诗人将隐士比作扬雄,希望有人能像扬雄一样与他为邻,互相交流。

尾联表达了诗人对隐士雄心壮志的理解。“谁识雄心在太玄”,诗人认为隐士的雄心壮志如同《太玄经》一样深奥难懂,暗示了隐士的才华和抱负不为人所知。

全诗语言朴素自然,却饱含深意,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的敬佩之情,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。

连文凤[宋代]

福州三山人,字百正,号应山。宋末太学生,亦尝为官。宋亡入元,变姓名为罗公福,常与诸遗老结社吟诗。其诗清切流丽,入选月泉吟社为第一名。有《百正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6f2c5963a1d17c8fbe4e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