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陆龟蒙的诗>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。桃花坞>

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。桃花坞,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。桃花坞全诗,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。桃花坞古诗,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。桃花坞翻译,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。桃花坞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陆龟蒙

行行问绝境,贵与名相亲。
空经桃花坞,不见秦时人。
愿此为东风,吹起枝上春。
愿此作流水,潜浮蕊中尘。
愿此为好鸟,得栖花际邻。
愿此作幽蝶,得随花下宾。
朝为照花日,暮作涵花津。
试为探花士,作此偷桃臣。
桃源不我弃,庶可全天真。

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。桃花坞译文

一路寻访探问人迹罕至的绝美之境,高尚的情操贵在与名山大川亲近。 白白经过桃花坞,却寻不见当年秦朝避世之人。 我愿化作一阵东风,吹醒枝头沉睡的春意。 我愿化作一泓流水,悄悄托起花蕊中细微的尘埃。 我愿化作一只美好的鸟儿,栖息在花丛旁的树枝上,与花为邻。 我愿化作一只幽静的蝴蝶,追随在赏花人的身旁,成为花下的客人。 早晨化作照耀桃花的阳光,傍晚化作映衬桃花的渡口。 希望能成为一位探花之人,像偷桃的东方朔一样侍奉仙桃。 如果桃源仙境没有抛弃我,或许可以保全我天真烂漫的本性。

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。桃花坞注释

  1. 奉和:以诗词和答他人之作。袭美:即皮日休,字袭美。陆龟蒙与其交好,故作诗和答。
  2. 太湖诗:陆龟蒙与皮日休常隐居于太湖一带,二人有《太湖诗集》。
  3. 桃花坞:指传说中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所描写的避世之地。
  4. 秦时人:指秦朝为躲避战乱而进入桃花源的人。
  5. 东风:春风,象征着生机和希望。
  6. 流水:暗喻美好的环境和时光。
  7. 蕊中尘:指花蕊中的花粉,极细微的事物。
  8. 花际邻:指花旁的邻居,这里指花丛旁的鸟儿。
  9. 幽蝶:指安静,不引人注意的蝴蝶。
  10. 照花日:照耀桃花的阳光。
  11. 涵花津:倒映桃花的渡口。
  12. 偷桃臣:指汉朝的东方朔,传说他曾偷食西王母的仙桃。
  13. 桃源:即桃花源,指理想的隐居之地。
  14. 天真:指纯真、自然的天性。

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。桃花坞讲解

这首诗是陆龟蒙《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·桃花坞》,是和皮日休的诗作。陆龟蒙以丰富的想象力,表达了自己对桃花源的向往和对纯真天性的追求。

诗歌以“行行问绝境”开篇,点明了诗人寻访桃花坞的目的,即寻找人迹罕至的绝美之境,追求高尚的情操。然而,当诗人“空经桃花坞”时,却“不见秦时人”,这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,也流露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。

接着,诗人连用六个“愿此为”,表达了自己强烈的愿望:化作东风、流水、好鸟、幽蝶、照花日、涵花津,与桃花融为一体,与自然和谐相处。这些意象都充满了诗情画意,展现了诗人对自由、纯真生活的向往。

最后,诗人以“试为探花士,作此偷桃臣”一句,表达了自己愿意像东方朔一样,侍奉仙桃,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。同时,诗人也希望“桃源不我弃,庶可全天真”,表达了自己对保持纯真天性的渴望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优美,表达了诗人对理想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纯真天性的追求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象征手法,使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。

陆龟蒙[唐代]

陆龟蒙(?~公元881年),唐代农学家、文学家,字鲁望,别号天随子、江湖散人、甫里先生,江苏吴县人。曾任湖州、苏州刺史幕僚,后隐居松江甫里,编著有《甫里先生文集》等。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《笠泽丛书》中,现实针对性强,议论也颇精切,如《野庙碑》、《记稻鼠》等。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,世称“皮陆”,诗以写景咏物为多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64bdbe56542fa7aa7eca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