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廌的诗>过昆阳城>

过昆阳城,李廌过昆阳城全诗,李廌过昆阳城古诗,过昆阳城翻译,过昆阳城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李廌

昆阳城下黍苗稀,寂历荒墟隐翠微。
远想笼蛇方斗野,解驱虎豹使成围。
乌知将拥河流断,定喜能令屋瓦飞。
白水真人今物化,舂陵惟有荷锄归。

过昆阳城译文

昆阳城下,曾经的战场如今黍苗稀疏,一片寂静荒凉,只有翠绿的草木在微微显现。遥想当年,王莽军队像长蛇一样布满原野,刘秀却能指挥军队像驱赶虎豹一样将他们包围。谁知道他能拥兵断绝河流,必定喜欢他能够让屋瓦飞起(形容神力)。那位自称白水真人的王莽如今早已死去,只有舂陵的刘秀最终解甲归田,荷锄而归。

过昆阳城注释

  • 昆阳城:故址在今河南省叶县。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此大败王莽军。
  • 黍苗稀:黍,一种农作物。此处指昆阳城一带农田荒芜。
  • 寂历:寂静冷落。
  • 荒墟:荒凉的废墟。
  • 翠微:青翠的山色,此处指荒墟上生长的草木。
  • 笼蛇方斗野:形容王莽军队布阵之广,像长蛇一样占据整个原野。笼蛇,指长蛇阵。
  • 解驱虎豹使成围:形容刘秀善于用兵,能将敌人像驱赶虎豹一样包围起来。
  • 乌知:哪里知道。
  • 将拥河流断:指刘秀指挥军队断绝河流,以阻挡王莽军队。
  • 定喜能令屋瓦飞:指王莽迷信,相信自己有神力,能让屋瓦飞起。此处反讽王莽的愚蠢。
  • 白水真人:王莽自称是白水真人,以迷惑百姓。
  • 物化:死去。
  • 舂陵:刘秀的家乡,在今湖北枣阳。
  • 荷锄归:指刘秀最终归隐田园。

过昆阳城讲解

这首诗是李廌路过昆阳城时所作,借凭吊古战场来抒发感慨,同时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。诗歌主要围绕昆阳之战展开,描写了战后的荒凉景象,并追忆了当年刘秀以少胜多的辉煌战绩,以及王莽的愚蠢和最终的失败。

  • 前四句描写昆阳战后的景象。“昆阳城下黍苗稀,寂历荒墟隐翠微。”诗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昆阳城下农田荒芜,黍苗稀疏的景象,一片寂静荒凉。翠微,指草木,说明城池已经荒芜,只有草木还在生长。
  • 中间四句追忆昆阳之战。“远想笼蛇方斗野,解驱虎豹使成围。乌知将拥河流断,定喜能令屋瓦飞。”诗人遥想当年,王莽军队像长蛇一样布满原野,刘秀却能像驱赶虎豹一样将他们包围。诗人用“乌知”和“定喜”两个词语,以反讽的口吻,揭示了王莽的愚蠢和狂妄。
  • 最后两句总结历史,抒发感慨。“白水真人今物化,舂陵惟有荷锄归。”诗人感叹,曾经自称“白水真人”的王莽如今早已死去,而最终能够笑到最后的,还是只有舂陵的刘秀,他最终解甲归田,荷锄而归,成为一代明君。 全诗语言简洁,意境深远,既有对历史的追忆,也有对人生的思考,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。
李廌[宋代]

李廌(zhì)(1059-1109) 北宋文学家。字方叔,号德隅斋,又号齐南先生、太华逸民。汉族,华州(今陕西华县)人。6岁而孤,能发奋自学。少以文为苏轼所知,誉之为有“万人敌”之才。由此成为“苏门六君子”之一。中年应举落第,绝意仕进,定居长社(今河南长葛县),直至去世。文章喜论古今治乱,辨而中理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6330b4ad406c5b9ccb66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