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廌的诗>秋扇和之道>

秋扇和之道,李廌秋扇和之道全诗,李廌秋扇和之道古诗,秋扇和之道翻译,秋扇和之道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李廌

过时悲既往,适用复相先。
世事蓂生陨,人情月晦圆。
寒凉非尔适,衰歇岂余捐。
岁事待秋敛,农夫期有年。

秋扇和之道译文

时过境迁,为过去的事感到悲伤,但适应时势又能重新领先。世事就像蓂荚的生长和凋零,人情就像月亮的阴晴圆缺。寒冷凄凉的环境不适合你,衰败衰落又怎能是我所抛弃的?一年的大事等待秋收,农夫们期盼着丰收之年。

秋扇和之道注释

  • 过时悲既往,适用复相先: 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,不必悲伤,适应现在的形势,又可以重新走在前面。“既往”指过去的事情。“适用”指适应时势。 “相先”重新走在前面。
  • 世事蓂生陨,人情月晦圆: 世事的变化就像蓂荚的生长和凋零,人情的变化就像月亮的阴晴圆缺。“蓂”指蓂荚,传说中的一种瑞草,每月初一生一荚,月半落一荚。“晦”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。“圆”指月圆。
  • 寒凉非尔适,衰歇岂余捐: 寒冷凄凉的环境不适合你,衰败衰落又怎能是我所抛弃的?“适”指适合。“岂余捐”不是我所抛弃的。
  • 岁事待秋敛,农夫期有年: 一年的大事等待秋收,农夫们期盼着丰收之年。“岁事”指一年的大事。“秋敛”指秋收。“有年”指丰收之年。

秋扇和之道讲解

这首诗通过秋扇这一意象,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迁、人情冷暖的感慨。

首联“过时悲既往,适用复相先”点明主旨,诗人由秋扇的被弃联想到人生的境遇,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叹。

颔联“世事蓂生陨,人情月晦圆”用蓂荚的生长凋零和月亮的阴晴圆缺来比喻世事和人情的无常,进一步深化了主题。

颈联“寒凉非尔适,衰歇岂余捐”诗人仍然不舍得丢弃秋扇,因为寒冷的气候不适合它,而衰败衰落又怎能是我所抛弃的呢?诗人表达了对秋扇的怜惜之情,也暗示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。

尾联“岁事待秋敛,农夫期有年”则将视野转向广阔的社会,表达了对丰收的期盼,以及对民生的关注。

全诗语言精炼,意象丰富,情感真挚,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叹,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怀,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。

李廌[宋代]

李廌(zhì)(1059-1109) 北宋文学家。字方叔,号德隅斋,又号齐南先生、太华逸民。汉族,华州(今陕西华县)人。6岁而孤,能发奋自学。少以文为苏轼所知,誉之为有“万人敌”之才。由此成为“苏门六君子”之一。中年应举落第,绝意仕进,定居长社(今河南长葛县),直至去世。文章喜论古今治乱,辨而中理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8d44be0315f535185808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