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卢照邻的诗>于时春也>

于时春也,卢照邻于时春也全诗,卢照邻于时春也古诗,于时春也翻译,于时春也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卢照邻

提琴一万里,负书三十年。
晨攀偃蹇树,暮宿清泠泉。
翔禽鸣我侧,旅兽过我前。
无人且无事,独酌还独眠。
遥闻彭泽宰,高弄武城弦。
形骸寄文墨,意气托神仙。
我有壶中要,题为物外篇。
将以贻好道,道远莫致旃。
相思劳日夜,相望阻风烟。
坐惜春华晚,徒令客思悬。
水去东南地,气凝西北天。
关山悲蜀道,花鸟忆秦川。
天子何时问,公卿本亦怜。
自哀还自乐,归薮复归田。
海屋银为栋,云车电作鞭。
倘遇鸾将鹤,谁论貂与蝉。
莱洲频度浅,桃实几成圆。
寄言飞凫舄,岁晏同联翩。

于时春也译文

背着提琴漂泊万里,身负诗书已过三十年。早晨攀登着弯曲的树木,傍晚栖息在清澈的泉水边。飞翔的鸟儿在我身旁鸣叫,行走的野兽从我眼前经过。没有人和事来打扰,独自饮酒,独自安眠。

遥远地听说陶渊明在彭泽当县令,高雅地弹奏着琴弦。将形骸寄托于诗文之中,把意气托付给神仙。我有一部壶中的秘要,题名为《物外篇》。想要赠送给爱好道义的人,可惜道路遥远无法送达。

日夜思念,却被风烟阻隔,只能互相遥望。感叹着春光逝去,白白地让客愁悬挂心间。流水向东南方流去,寒气凝结在西北方的天空。关山令人悲伤蜀道的艰难,花鸟使人怀念故乡秦川。

天子何时才能体察民情?公卿们本来也应该怜悯百姓。自我悲哀又自我快乐,最终还是要回到山林田园。海上的房屋用白银做栋梁,云车用闪电做鞭子。如果遇到鸾凤仙鹤,谁还会去计较官职的大小?

莱洲经常度过浅水,仙桃不知几次成熟。寄语给飞翔的鞋子(指仙人),希望在岁末能够一同飞翔。

于时春也注释

  • 提琴一万里,负书三十年: 形容诗人长期漂泊,埋首于学问之中。
  • 偃蹇(yǎn jiǎn): 弯曲不直的样子。
  • 清泠(qīng líng): 清澈寒冷。
  • 彭泽宰: 指陶渊明,曾任彭泽县令。
  • 武城弦: 指孔子在武城弹琴教化百姓。
  • 壶中要: 指道家秘籍,传说壶中有洞天。
  • 物外篇: 指超脱世俗的文章。
  • 旃(zhān): 之焉的合音,代词,指代《物外篇》。
  • 春华: 春天的景色。
  • 海屋: 海中神仙居住的房屋。
  • 飞凫舄(fú xì): 神仙所穿的鞋子,借指神仙。
  • 岁晏(suì yàn): 年末。
  • 联翩(lián piān): 连续不断的样子,这里形容一同飞翔。
  • 莱洲:神仙居住的地方。
  • 桃实:指仙桃,传说吃了可以长生不老。
  • 鸾(luán):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,凤凰的一种。
  • 貂与蝉:指官职。貂指貂蝉冠,是古代官员的帽子上的装饰;蝉指蝉冕,也是古代官员的帽子。

于时春也讲解

这首诗是卢照邻晚年的作品,抒发了诗人仕途失意后的隐逸思想。诗歌描绘了诗人漂泊的生活和对自由的向往,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神仙生活的憧憬。

诗的前半部分描写了诗人漂泊的生活。诗人长期奔波在外,埋首于学问之中,过着清苦的生活。诗人与大自然为伴,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。

诗的中间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诗人向往陶渊明那种隐逸的生活,希望能够超脱世俗,追求精神上的自由。

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神仙生活。诗人希望能够居住在海上的仙屋中,驾着云车,与神仙为伴。诗人最终表达了自己归隐田园的愿望,希望能够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。

这首诗语言流畅自然,意境开阔,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。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,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。同时,诗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,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。

卢照邻[唐代]

卢照邻,初唐诗人。字升之,自号幽忧子,汉族,幽州范阳(治今河北省涿州市)人,其生卒年史无明载,卢照邻望族出身,曾为王府典签,又出任益州新都(今四川成都附近)尉,在文学上,他与王勃、杨炯、骆宾王以文词齐名,世称“王杨卢骆”,号为“初唐四杰”。有7卷本的《卢升之集》、明张燮辑注的《幽忧子集》存世。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,以歌行体为佳,不少佳句传颂不绝,如“得成比目何辞死,愿作鸳鸯不羡仙”等,更被后人誉为经典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109c794d8a121f403ad4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