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益的诗>长社窦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>

长社窦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,李益长社窦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全诗,李益长社窦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古诗,长社窦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翻译,长社窦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益

旦随三鸟去,羽节凌霞光。
暮与双凫宿,云车下紫阳。
天坛临月近,洞水出山长。
海峤年年别,丘陵徒自伤。

长社窦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译文

清晨,你跟随三鸟飞去,手持羽毛装饰的符节,身披绚丽的霞光。傍晚,你与一对野鸭一同栖息,驾着云车降临到紫阳山下。天坛因靠近月亮而显得格外高耸,洞中的流水从山中流出,源远流长。我们年年都在海边分别,我只能徒劳地在丘陵中独自伤感。

长社窦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注释

  • 长社:县名,在今河南长葛市。
  • 窦明府:窦姓县令。明府,旧时对县令的尊称。
  • 王屋道士常究子:王屋山道士常究子。王屋山,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。
  • 旦:早晨。
  • 三鸟:传说中的神鸟,道教常用以象征仙人。
  • 羽节:用鸟羽装饰的符节,道士所持,象征身份。
  • 凌:升起,飞腾。
  • 霞光:彩霞的光芒。
  • 暮:傍晚。
  • 双凫:成对的野鸭。
  • 云车:神仙乘坐的车子。
  • 紫阳:山名,传说仙人居住的地方。
  • 天坛:古代祭天的地方,这里指道观中的祭坛。
  • 海峤:海边的山。
  • 丘陵:小山包。
  • 徒:白白地,徒劳地。
  • 自伤:独自伤感。

长社窦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讲解

这是一首送别诗,表达了作者李益对王屋山道士常究子的惜别之情。

首联描绘了道士飘然若仙的形象。清晨,道士跟随三鸟飞升而去,手持羽节,沐浴霞光,宛如神仙一般。 颔联进一步渲染道士的仙气。傍晚,道士与野鸭同宿,又乘坐云车降临紫阳山,可见其行踪飘忽不定,神异莫测。 颈联转而描写道观的环境。天坛高耸,临近月亮,洞中流水源远流长,暗示了道观的清幽和道士的清修。 尾联表达了作者的离愁别绪。诗人与道士年年都在海边分别,如今又要再次分离,自己只能徒劳地在丘陵中独自伤感。

全诗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飘渺空灵,充满了道教的神仙气息,表达了作者对道士的敬慕和惜别之情,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诗中运用了许多道教典故和意象,如三鸟、羽节、云车、紫阳等,营造了一种神秘而超脱的氛围。

李益[唐代]

李益(约750—约830), 唐代诗人,字君虞,祖籍凉州姑臧(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),后迁河南郑州。大历四年(769)进士,初任郑县尉,久不得升迁,建中四年(783)登书判拔萃科。因仕途失意,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。以边塞诗作名世,擅长绝句,尤其工于七绝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fc09976df712fb295c4b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