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长卿的诗>偶然作>

偶然作,刘长卿偶然作全诗,刘长卿偶然作古诗,偶然作翻译,偶然作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刘长卿

野寺长依止,田家或往还。
老农开古地,夕鸟入寒山。
书剑身同废,烟霞吏共闲。
岂能将白发,扶杖出人间。

偶然作译文

我长久地寄身于这荒野的寺庙之中,偶尔也会有农人到这里来往。 年老的农夫开垦着古老的土地,傍晚的鸟儿飞入那寒冷的深山。 我的书本和宝剑都已荒废,如今的闲适生活和那些官吏也差不多。 我怎么能等到满头白发,还要拄着拐杖离开这清静的人间呢?

偶然作注释

  • 野寺:荒野中的寺庙。
  • 依止:寄身,依靠。
  • 田家:农家,农民。
  • 往还:来往。
  • 古地:古老的土地,指荒地。
  • 夕鸟:傍晚归巢的鸟。
  • 寒山:寒冷的山。
  • 书剑:指读书和习武,代指科举和功名。
  • 身同废:自身也一同荒废了。
  • 烟霞:指山林景色,代指隐居生活。
  • 吏共闲:和官吏一样闲适。
  • 岂能:怎么能够。
  • 白发:指老年。
  • 扶杖:拄着拐杖。
  • 人间:指世俗社会。

偶然作讲解

这首诗是刘长卿晚年隐居生活的心境写照。诗人通过对野寺、田家、老农、夕鸟等景象的描写,展现了一种清静、淡泊的隐居生活。

首联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:荒野的寺庙,以及偶尔来往的农人,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氛围。颔联描绘了田园景象:老农辛勤劳作,夕鸟归山,充满了生机,也反衬出诗人的闲适。

颈联则抒发了诗人的感慨。曾经的读书和习武的理想都已放弃,如今的生活和那些闲散的官吏没有什么区别,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看淡。尾联以反问作结,表达了诗人不愿重返世俗,希望长久隐居山林的决心。

全诗语言朴素自然,意境清远,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尘嚣的厌倦。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无奈,也有对隐居生活的满足,体现了诗人复杂而矛盾的心情。

刘长卿[唐代]

刘长卿(709—789),字文房,汉族,宣城(今属安徽)人,唐代诗人。后迁居洛阳,河间(今属河北)为其郡望。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。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,苏州长洲县尉,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,知淮西、鄂岳转运留后,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。因刚而犯上,两度迁谪。德宗建中年间,官终随州刺史,世称刘随州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a746c7c42f5509c274d8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