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亏一篑功,泉废九仞迹。
精神去不回,虚牝黄金掷。
沂舟望南麓,近岸多巨石。
溪流曲折多,波喧奔湍激。
野竹拥杂树,纷纷两参列。
古松气不群,苍然数百尺。
晚花发幽丛,浮云动遥壁。
优游可忘年,去此皆妄役。
大家都搜:
山亏一篑功,泉废九仞迹。
精神去不回,虚牝黄金掷。
沂舟望南麓,近岸多巨石。
溪流曲折多,波喧奔湍激。
野竹拥杂树,纷纷两参列。
古松气不群,苍然数百尺。
晚花发幽丛,浮云动遥壁。
优游可忘年,去此皆妄役。
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译文
堆山缺少最后一筐土而功败垂成,泉水挖掘到九仞深却前功尽弃。
逝去的精神一去不复返,就像白白耗费了宝贵的黄金。
从沂水乘船眺望南山脚下,靠近岸边的地方有很多巨大的石头。
溪流蜿蜒曲折,水波喧嚣,湍急奔涌。
野竹和杂树互相拥簇,纷纷排列在两岸。
古老的松树气势不凡,苍翠挺拔,高达数百尺。
傍晚时分,幽静的草丛中绽放着花朵,远处山壁上浮云飘动。
在这里悠闲自在地生活可以忘记年龄,离开这里的一切都是虚妄的劳役。
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注释
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讲解
这首诗是李复应和友人君俞所作,描写了在潏水泛舟时的所见所感。诗中既有对山水景物的细致描绘,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,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场、向往自然的心情。
诗的前两句以“山亏一篑”、“泉废九仞”起兴,感叹功败垂成,暗示了人生道路的艰难和世事无常。接着,“精神去不回,虚牝黄金掷”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、青春不再的惋惜之情。
中间部分,诗人将笔墨集中于对潏水沿途景色的描写。“沂舟望南麓,近岸多巨石。溪流曲折多,波喧奔湍激。”几句,勾勒出一幅水流湍急、怪石嶙峋的画面,展现了潏水的雄奇险峻。“野竹拥杂树,纷纷两参列。古松气不群,苍然数百尺。”则描绘了岸边植被的茂盛和古松的挺拔,突出了山林的幽深和静谧。“晚花发幽丛,浮云动遥壁。”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优美和宁静。
最后两句“优游可忘年,去此皆妄役。”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诗人认为,只有在山水之间悠闲自在地生活,才能忘记年龄,摆脱世俗的束缚。而离开这里的一切,都不过是虚妄的劳役,毫无意义。
全诗语言流畅自然,意境清新优美,既有对山水景物的细致描绘,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,充分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。诗中表达的厌倦官场、向往自然的情感,也反映了古代文人普遍的心态。
诗词大全
别人正在查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ee1da2933e6ecde9a9e7.html
联系邮箱: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