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复的诗>抱瓮轩>

抱瓮轩,李复抱瓮轩全诗,李复抱瓮轩古诗,抱瓮轩翻译,抱瓮轩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李复

扰扰谁知巧丧生,惟君智巧不关心。
为能悬解如庄叟,会识真风在汉阴。
閒笑重轻争俯仰,静忘身世任浮沉。
堪嗟混沌亡来久,今独怜君踵息深。

抱瓮轩译文

世人熙熙攘攘,谁能明白过分的机巧反而会丧失生命,只有你(指抱瓮老人)的智慧和技巧与世事纷争毫不相关。你能够像庄子那样超脱物外,明白真正的风尚就在汉阴之地(隐居躬耕)。闲暇时,我嘲笑那些为争夺权势而趋炎附势的人,宁静时,我忘记自己的身世,任凭世事浮沉。可叹的是,自从混沌之理丧失以来已经很久了,如今我唯独怜惜你能够深刻地继承这种淳朴的道统。

抱瓮轩注释

  • 扰扰: 喧扰,纷乱的样子,指世人追逐名利。
  • 巧丧生: 指过分的机巧反而会招致灾祸。《庄子·外篇·山木》:“直木先伐,甘井先竭。”意为树木因材质好而先被砍伐,水井因水质甘甜而先被汲干。比喻人有才能或有利可图就容易招致祸患。
  • 惟君: 只有你,指抱瓮老人。
  • 不关心: 不在意,不关心世事。
  • 悬解: 超脱,解脱。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解衣槃礴。” 意为解开衣服,箕踞而坐,形容无拘无束,超脱世俗。
  • 庄叟: 指庄子,名周,战国时期哲学家,道家学派代表人物。
  • 真风: 真正的风尚,指淳朴自然的道家思想。
  • 汉阴: 指汉水之南,典出《庄子·逍遥游》中子贡见到抱瓮老人之事。老人不使用机械汲水,认为这样会滋生机巧之心,失去本真。后指隐居躬耕之地。
  • 重轻争俯仰: 指那些为争夺权势而趋炎附势的人。重轻,指权势的大小。俯仰,指低头和抬头,形容迎合权贵的样子。
  • 静忘身世任浮沉: 在安静中忘记自己的身世,任凭世事浮沉变化。
  • 混沌: 指天地未开辟前的原始状态,也指淳朴自然的道。
  • 亡来久: 指淳朴的道统丧失已经很久了。
  • 踵息深: 深刻地继承。踵,跟随,继承。息,气息,引申为道统。

抱瓮轩讲解

这首诗是作者李复赞颂抱瓮老人(即《庄子》中汉阴丈人)的。诗歌通过对世人追逐名利、丧失本真的批判,反衬抱瓮老人坚守淳朴、超脱世俗的可贵品质。

首联点明主旨,世人汲汲营营,却不知过分机巧反而会招致祸患,只有抱瓮老人不关心世事纷争,保持着纯真的本性。

颔联引用庄子的典故,赞扬抱瓮老人能够像庄子一样超脱物外,明白真正的风尚就在汉阴之地,即远离尘嚣,回归自然。

颈联描写诗人自己的心境,他嘲笑那些为争夺权势而趋炎附势的人,宁静时,他忘记自己的身世,任凭世事浮沉变化。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隐逸的向往。

尾联感叹淳朴的道统丧失已久,唯有抱瓮老人能够深刻地继承这种精神,表达了诗人对抱瓮老人的敬佩和赞赏,也寄托了诗人对复归自然、返璞归真的理想。

全诗语言质朴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认同和对淳朴人性的赞美。诗人通过对抱瓮老人的赞颂,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。

李复[宋代]

宋京兆府长安人,字履中,世称潏水先生。神宗元丰二年进士。尝师张载。喜言兵事,于书无所不读,工诗文。累官中大夫、集贤殿修撰。徽宗崇宁中,为熙河转运使,以议边事不合罢。金兵入关中,起知秦州,空城无兵,遂遇害。有《潏水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16e7e39dfa94be696719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