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卢纶的诗>送姨弟裴均尉诸暨(此子先君元相旧判官)>

送姨弟裴均尉诸暨(此子先君元相旧判官),卢纶送姨弟裴均尉诸暨(此子先君元相旧判官)全诗,卢纶送姨弟裴均尉诸暨(此子先君元相旧判官)古诗,送姨弟裴均尉诸暨(此子先君元相旧判官)翻译,送姨弟裴均尉诸暨(此子先君元相旧判官)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卢纶

相悲得成长,同是外家恩。
旧业废三亩,弱年成一门。
城开山日早,吏散渚禽喧。
东阁谬容止,予心君冀言。

送姨弟裴均尉诸暨(此子先君元相旧判官)译文

我们互相怜惜,因为都是在舅父家长大,承蒙外家的恩情。你放弃了先辈留下的田产,年纪轻轻就独立成家。诸暨城门在山色映衬下很早就开启,官吏们散去后,水边的鸟雀喧闹不停。我曾被谬加赏识,在东阁任职,希望你能理解我的心意。

送姨弟裴均尉诸暨(此子先君元相旧判官)注释

  • 姨弟:姨表兄弟。作者的母亲与裴均的母亲是姐妹。
  • 裴均尉诸暨:裴均,任诸暨县尉。尉,县尉,县的佐官,主管军事、治安。诸暨,县名,在今浙江省。
  • 此子先君元相旧判官:裴均的父亲曾是宰相元载的判官。判官,官名,在唐代是节度使、观察使等高级官员的幕僚。元相,指元载。
  • 相悲:互相怜惜。
  • 得成长:得以长大。
  • 外家恩:指在母亲的外家(即舅父家)得到的恩惠。
  • 旧业:祖业,先辈留下的产业。
  • 废三亩:指放弃耕种田地。三亩,并非实指,而是指数量很少的田地,形容裴均放弃了家业。
  • 弱年:年轻的时候。
  • 成一门:独立成家。
  • 城开山日早:城门在山色映衬下很早就开启。形容诸暨县的地理位置和官府的繁忙。
  • 吏散渚禽喧:官吏们散去后,水边的鸟雀喧闹不停。渚,水中小块陆地。
  • 东阁谬容止:我曾被谬加赏识,在东阁任职。东阁,指中书省,唐代设于中书省内,是处理机要政务的地方。谬,错误地。容止,接纳,任用。
  • 予心君冀言:希望你能理解我的心意。予,我。冀言,希望理解。

送姨弟裴均尉诸暨(此子先君元相旧判官)讲解

这是一首送别诗,卢纶送别姨表兄弟裴均赴诸暨任职时所作。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裴均的关怀、期许,以及对自己身世的感慨。

首联“相悲得成长,同是外家恩”点明了两人之间的特殊关系,他们都在舅父家长大,都受过外家的恩惠,因此互相怜惜。颔联“旧业废三亩,弱年成一门”赞扬了裴均年纪轻轻就独立成家,有担当有作为。颈联“城开山日早,吏散渚禽喧”描绘了诸暨县的景象,暗示裴均即将开始忙碌的官场生活。尾联“东阁谬容止,予心君冀言”则表达了作者对裴均的期望,希望他能理解自己虽然曾经身居高位,但内心依然关心他的发展。

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,情感真挚动人。诗中既有对裴均的赞赏和期许,也有对自身经历的感慨,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阅历。同时,诗中对诸暨县的景象的描写,也为我们展现了唐代县城的风貌。

卢纶[唐代]

卢纶(739年—799年),字允言,河中蒲州(今山西永济县)人。唐代诗人,大历十才子之一。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,遇乱不第;唐代宗朝又应举, 屡试不第。大历六年,经宰相元载举荐,授阌乡尉;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,秘书省校书郎,升监察御史。出为陕州户曹、河南密县令。之后元载、王缙获罪,遭到牵连。唐德宗朝,复为昭应县令,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,官至检校户部郎中。不久去世。著有《卢户部诗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eca7502b8b56ddce16f0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