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卢纶的诗>逢南中使因寄岭外故人>

逢南中使因寄岭外故人,卢纶逢南中使因寄岭外故人全诗,卢纶逢南中使因寄岭外故人古诗,逢南中使因寄岭外故人翻译,逢南中使因寄岭外故人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卢纶

见说南来处,苍梧接桂林。
过秋天更暖,边海日长阴。
巴路缘云出,蛮乡入洞深。
信回人自老,梦到月应沉。
碧水通春色,青山寄远心。
炎方难久客,为尔一沾襟。

逢南中使因寄岭外故人译文

听说你从南方来,那地方苍梧山连接着桂林。 过了秋天天气更加温暖,边远的海边总是笼罩在阴影里。 蜀地的道路沿着云雾盘旋而出,蛮人的村寨则深入到洞穴中。 书信返回时人已渐渐老去,梦中与故人相见,明月也该西沉了。 碧绿的江水流淌着春天的气息,我把对你的思念寄托在青山之中。 炎热的地方难以长久居住,为了你,我忍不住流下眼泪沾湿衣襟。

逢南中使因寄岭外故人注释

  • 南中使: 从南方来的使者。南中,指今云南、贵州一带。
  • 岭外故人: 岭南的旧友。岭外,指五岭(大庾岭、骑田岭、萌渚岭、都庞岭、越城岭)以南的地区,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广东、广西。
  • 苍梧: 山名,在今广西梧州市附近。
  • 桂林: 地名,在今广西桂林市。
  • 边海: 边远的海边。
  • 日长阴: 白天时间长,但光线弱,总是阴暗的样子。
  • 巴路: 指四川一带的道路。巴,指古巴国,大致在今四川东部。
  • 缘云出: 沿着云雾缭绕的山路伸出。
  • 蛮乡: 指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。
  • 信回: 书信寄回。
  • 人自老: 人自然会老去。
  • 梦到月应沉: 梦中相见时,月亮也应该西沉了。意思是说时间已经过去很久。
  • 碧水通春色: 碧绿的江水充满了春天的气息。
  • 青山寄远心: 把思念之情寄托在青山之中。
  • 炎方: 炎热的地方,指岭南。
  • 一沾襟: 眼泪沾湿衣襟。形容非常思念。

逢南中使因寄岭外故人讲解

这是一首赠别诗,是诗人卢纶送别南来的使者,同时表达对岭南故友的思念之情。诗歌通过描写南方景物,烘托出诗人对故友的深切思念。

  • 首联点明送别对象和地点,交代了使者来自南方,苍梧山和桂林都是岭南地区的著名景观,暗示了故友就在那一带。
  • 颔联描绘了岭南的独特气候,即使到了秋天仍然温暖,边远的海边总是阴暗潮湿,反衬出诗人对故友生活环境的担忧。
  • 颈联描写了南方地区的交通和人文特点,四川的山路险峻,少数民族的村寨则隐藏在深山洞穴中,进一步烘托出南方地区的偏远和艰苦。
  • 第五六句感叹时光流逝,人事变迁,表达了诗人对与故友重逢的期盼和对故友年华老去的忧虑。
  • 第七八句诗人将自己的思念之情寄托于碧水青山,表达了对故友的真挚情感,也暗示了自己无法前往南方与故友相见的无奈。
  • 尾联点明题旨,诗人因思念故友而落泪,表达了对故友的深情厚谊。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不习惯南方炎热的气候,难以长久居住,更增添了对故友的思念和离愁别绪。

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,情感真挚深沉,通过景物描写和心理刻画,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深切思念和真挚情感。诗中既有对南方景物的赞美,也有对故友生活环境的担忧,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友情。

卢纶[唐代]

卢纶(739年—799年),字允言,河中蒲州(今山西永济县)人。唐代诗人,大历十才子之一。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,遇乱不第;唐代宗朝又应举, 屡试不第。大历六年,经宰相元载举荐,授阌乡尉;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,秘书省校书郎,升监察御史。出为陕州户曹、河南密县令。之后元载、王缙获罪,遭到牵连。唐德宗朝,复为昭应县令,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,官至检校户部郎中。不久去世。著有《卢户部诗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79099778f07e4502f843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