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廌的诗>秋莺诗>

秋莺诗,李廌秋莺诗全诗,李廌秋莺诗古诗,秋莺诗翻译,秋莺诗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李廌

秋日生春意,林间闻晓莺。
奈何时序晚,不及候虫鸣。
摇落无多感,芳菲会满城。
好音宜自默,反舌可无声。

秋莺诗译文

秋天里竟然萌生出春天的意象,清晨在树林间听见了黄莺的鸣叫。 可惜这时节已经晚了,黄莺的鸣叫不如应时的虫鸣那样自然。 面对草木凋零,我并没有太多的伤感,因为我相信美好的花草终将会开满整个城市。 美好的声音应该默默地珍藏在心里,何必让反舌鸟那样的拙劣之音来喧嚣呢?

秋莺诗注释

  • 秋日生春意:秋天里竟然萌生出春天的意象。一般认为秋天是肃杀、凋零的季节,而诗中却感受到春天的生机。
  • 晓莺:清晨的黄莺。黄莺是一种鸟类,叫声清脆婉转。
  • 奈何:无奈,可惜。
  • 时序晚:时节已晚,指已是深秋。
  • 候虫:应时的虫类,指秋天鸣叫的虫子。
  • 摇落:草木凋零。
  • 无多感:没有太多的伤感。
  • 芳菲:泛指美好的花草。
  • :终将。
  • 宜自默:应该默默地。
  • 反舌:鸟名,也叫反舌鸟。善于模仿其他鸟类的叫声,但声音并不好听。
  • 无声:不要发出声音。

秋莺诗讲解

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秋日闻莺的感受,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庸俗声音的厌恶。

首联“秋日生春意,林间闻晓莺”,点明了时间是秋天,地点是树林间,描绘了诗人听见黄莺鸣叫的情景。诗人用“秋日生春意”来形容自己听到黄莺鸣叫后的感受,表达了诗人惊喜的心情。一般认为秋天是肃杀、凋零的季节,而诗人却在秋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,可见诗人内心充满了希望和活力。

颔联“奈何时序晚,不及候虫鸣”,诗人感叹时节已晚,黄莺的鸣叫不如应时的虫鸣那样自然。诗人并没有沉溺于伤感,而是更加珍惜这难得的美好。

颈联“摇落无多感,芳菲会满城”,诗人面对草木凋零,并没有太多的伤感,因为他相信美好的花草终将会开满整个城市。诗人用“芳菲会满城”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憧憬,也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。

尾联“好音宜自默,反舌可无声”,诗人认为美好的声音应该默默地珍藏在心里,何必让反舌鸟那样的拙劣之音来喧嚣呢?诗人用“反舌”来比喻那些只会模仿别人、人云亦云的庸俗之人,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厌恶和鄙视。诗人希望美好的事物能够保持自己的本色,不要被庸俗的声音所淹没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优美,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庸俗声音的厌恶,也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。

李廌[宋代]

李廌(zhì)(1059-1109) 北宋文学家。字方叔,号德隅斋,又号齐南先生、太华逸民。汉族,华州(今陕西华县)人。6岁而孤,能发奋自学。少以文为苏轼所知,誉之为有“万人敌”之才。由此成为“苏门六君子”之一。中年应举落第,绝意仕进,定居长社(今河南长葛县),直至去世。文章喜论古今治乱,辨而中理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d580220c45d951d656e1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