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陆龟蒙的诗>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。包山祠>

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。包山祠,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。包山祠全诗,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。包山祠古诗,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。包山祠翻译,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。包山祠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陆龟蒙

静境林麓好,古祠烟霭浓。
自非通灵才,敢陟群仙峰。
百里波浪沓,中坐箫鼓重。
真君具琼舆,仿佛来相从。
清露濯巢鸟,阴云生昼龙。
风飘橘柚香,日动幡盖容。
将命礼且洁,所祈年不凶。
终当以疏闻,特用诸侯封。

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。包山祠译文

幽静的山林环境多么美好,古老的祠堂笼罩在浓浓的烟雾之中。如果不是具有通达神灵的才能,谁又敢攀登这众仙汇聚的山峰?

百里太湖波涛汹涌,祠堂中演奏的箫鼓声音庄重而响亮。真君(指包山真君)乘着华丽的琼车,仿佛前来与我们相会。

清晨的露水洗涤着巢中的鸟儿,阴沉的云雾中显现出白昼中的龙。风中飘来阵阵橘柚的清香,阳光照耀着幡盖,光彩夺目。

我将虔诚地献上祭品,祈求年年平安吉祥。最终应当将这里的情况上奏朝廷,特别给予包山真君以诸侯的封号。

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。包山祠注释

  • 奉和:奉和,指奉和之作,即用原诗的韵或意来和诗。
  • 袭美:皮日休的字。
  • 太湖诗:指皮日休所作的关于太湖的诗歌。
  • 包山祠:位于太湖畔包山上的祠庙,祭祀包山真君。
  • 静境:幽静的环境。
  • 林麓:山林脚下。
  • 烟霭:烟雾。
  • 通灵才:通达神灵的才能。
  • 陟(zhì):登,攀登。
  • 群仙峰:众仙汇聚的山峰,指包山。
  • 沓(tà):波涛汹涌的样子。
  • 中坐:在祠堂中。
  • 箫鼓:箫和鼓,古代祭祀时常用的乐器。
  • 真君:指包山真君,传说中的神仙。
  • 琼舆(qióng yú):华丽的车子。
  • 仿佛:好像,似乎。
  • 濯(zhuó):洗涤。
  • 阴云:阴沉的云。
  • 昼龙:白昼中的龙,形容云雾的形状。
  • 橘柚(jú yòu):橘子和柚子,都是南方常见的水果,其花和果实都有香味。
  • 幡盖(fān gài):古代仪仗中使用的旗帜和伞盖。
  • 容:光彩,色彩。
  • 将命:将要,即将。
  • 礼且洁:祭祀的礼仪要洁净。
  • 年不凶:年年不发生灾祸。
  • 疏闻:上奏朝廷。
  • 特用:特别给予。
  • 诸侯封:古代帝王分封给有功之臣的爵位。

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。包山祠讲解

这首诗是陆龟蒙奉和皮日休《太湖诗二十首》中的一首,描写了包山祠的幽静和庄严,以及诗人对包山真君的敬畏和祈求。

首联写包山祠的环境,幽静而充满仙气,为下文描写祭祀活动奠定了基调。颔联写诗人对包山真君的敬畏,表达了只有具有通灵才能的人才敢于攀登包山的含义。

颈联描写祠堂中的祭祀活动,波涛汹涌的太湖,庄重响亮的箫鼓声,以及仿佛降临的包山真君,都渲染了祭祀的隆重气氛。

尾联表达了诗人祈求平安吉祥的愿望,以及希望朝廷能够封赏包山真君的想法,体现了诗人对神灵的虔诚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全诗语言流畅,意境优美,表达了诗人对神灵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愿。

陆龟蒙[唐代]

陆龟蒙(?~公元881年),唐代农学家、文学家,字鲁望,别号天随子、江湖散人、甫里先生,江苏吴县人。曾任湖州、苏州刺史幕僚,后隐居松江甫里,编著有《甫里先生文集》等。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《笠泽丛书》中,现实针对性强,议论也颇精切,如《野庙碑》、《记稻鼠》等。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,世称“皮陆”,诗以写景咏物为多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d3e4b80a27e52a570d31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