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频的诗>旅怀>

旅怀,李频旅怀全诗,李频旅怀古诗,旅怀翻译,旅怀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频

万里共心论,徒言吾道存。
奉亲无别业,谒帝有何门。
水宿惊涛浦,山行落叶村。
长安长梦去,欹枕即闻猿。

旅怀译文

我们虽远隔万里,却共同探讨为国为民的理想,空谈我的道义如何存在。赡养父母没有别的产业,想要面见皇帝又没有门路。夜宿水边,被惊涛拍岸的声音惊醒;在山间行走,只见落叶纷纷的村庄。长安已成遥远的梦境,斜靠枕上,耳边仿佛又传来猿猴的哀鸣。

旅怀注释

  • 万里共心论:指虽相隔遥远,但心怀天下,共同探讨治国安民之道。共心论:共同探讨。
  • 徒言吾道存:空说我的道义存在。徒言:空说,白说。吾道:我的道义。
  • 奉亲无别业:赡养父母没有其他的产业。别业:另置的产业。
  • 谒帝有何门:想要谒见皇帝又没有门路。谒帝:拜见皇帝。
  • 水宿惊涛浦:夜宿水边,被惊涛拍岸的声音惊醒。水宿:在水边住宿。惊涛浦:有惊涛的海边。
  • 山行落叶村:在山间行走,只见落叶纷纷的村庄。山行:在山间行走。落叶村:落叶飘零的村庄。
  • 长安长梦去:长安已经成为遥远的梦境。长安:指京城,也代指仕途。长梦:遥远的梦境。
  • 欹枕即闻猿:斜靠在枕头上,仿佛听到猿猴的叫声。欹枕:斜靠着枕头。闻猿:听到猿猴的叫声。

旅怀讲解

这首诗是作者旅途中的抒怀之作,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、壮志难酬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失望。

首联“万里共心论,徒言吾道存”,诗人起笔就表达了自己心怀天下、渴望为国效力的理想。然而,诗人也自嘲地意识到,这种理想在现实中不过是空谈。

颔联“奉亲无别业,谒帝有何门”,进一步揭示了诗人所面临的困境。诗人既没有足够的家产来赡养父母,也没有门路可以进京谒见皇帝,实现自己的抱负。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生活上的窘迫,也暗示了诗人仕途上的无望。

颈联“水宿惊涛浦,山行落叶村”,描写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。诗人夜宿水边,被惊涛拍岸的声音惊醒;在山间行走,只见落叶纷纷的村庄。这两句通过景物描写,烘托了诗人孤独、寂寞的心情。

尾联“长安长梦去,欹枕即闻猿”,表达了诗人对长安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。长安已经成为遥远的梦境,诗人只能斜靠在枕头上,听着猿猴的哀鸣,感到更加的悲凉和失落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语言朴实,情感真挚,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、壮志难酬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失望。诗中既有对理想的追求,也有对现实的无奈,体现了诗人复杂而矛盾的内心世界。

李频[唐代]

李频(818—876),字德新,唐大中元年(847),唐寿昌长汀源人(今建德李家镇)葬于永乐(今李家),唐代后期诗人。幼读诗书,博览强记,领悟颇多。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,即景吟诗:“一径入双崖,初疑有几家。行穷人不见,坐久日空斜”。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。时李频从行,续吟:“石上生灵笋,池中落异花。终须结茅屋,到此学餐霞。”穆君大为赞赏。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cf5c6c7f79c15fe8699f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