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频的诗>长安书怀投知己(一作投邢员外)>

长安书怀投知己(一作投邢员外),李频长安书怀投知己(一作投邢员外)全诗,李频长安书怀投知己(一作投邢员外)古诗,长安书怀投知己(一作投邢员外)翻译,长安书怀投知己(一作投邢员外)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频

所学近雕虫,知难谒至公。
徒随众人后,拟老一生中。
间岁家书到,经荒世业空。
心悬沧海断,梦与白云通。
玉漏声连北,银河气极东。
关门迢递月,禁苑寂寥鸿。
地广身难束,时平道独穷。
萧条苔长雨,淅沥叶危风。
久愧干朝客,多惭别钓翁。
因依非不忝,延荐况曾蒙。
与善应无替,垂恩本有终。
霜天摇落日,莫使逐孤蓬。

长安书怀投知己(一作投邢员外)译文

我所学的不过是雕虫小技,深知难以谒见达官显贵。只能徒然地跟在众人身后,打算这样平庸地度过一生。

隔年才能收到一封家书,经过战乱,家里的产业都已荡然无存。我的心就像悬挂在茫茫大海之上,与家乡隔绝,梦中却能与白云相通。

玉漏滴答的声音一直传到北方,银河的清冷之气弥漫到极东之处。紧闭的城门沐浴着清冷的月光,寂静的禁苑里传来孤鸿的鸣叫。

地广人稀,我的身躯难以自由舒展,时局太平,我的道路却如此困顿。萧条的景象,苔藓在雨中滋长,淅沥的秋风吹动着摇摇欲坠的树叶。

长久以来,我为自己不能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材而感到惭愧,也为与那些隐逸的钓翁们告别而感到遗憾。依附他人并非是不合适的选择,何况还曾受到过举荐。

与人为善应该不会被废弃,皇恩浩荡本应有始终。在这摇落的霜天夕阳下,不要让我像孤蓬一样随风飘荡。

长安书怀投知己(一作投邢员外)注释

  • 长安: 唐代都城,今陕西西安。
  • 书怀: 抒发情怀。
  • 知己: 了解自己,志趣相投的朋友。
  • 雕虫: 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,多用作谦辞。
  • 至公: 指位高权重的大官。
  • 徒: 白白地,徒然。
  • 间岁: 隔年。
  • 世业: 世代相传的产业。
  • 沧海断: 喻与家乡隔绝。
  • 玉漏: 古代计时器,以滴水计时。
  • 银河: 天河,星河。
  • 关门: 指长安城门。
  • 迢递: 遥远。
  • 禁苑: 皇家的园林。
  • 萧条: 冷落,荒凉。
  • 干朝客: 有才能可以担当朝廷重任的人。
  • 钓翁: 指隐居的渔翁。
  • 因依: 依靠,依附。
  • 忝(tiǎn): 谦词,表示辱没。
  • 延荐: 举荐。
  • 替: 废弃。
  • 终: 结束。
  • 霜天: 寒冷多霜的天气。
  • 摇落: 草木凋零。
  • 孤蓬: 比喻漂泊无依的人。

长安书怀投知己(一作投邢员外)讲解

这首诗是李频在长安所作,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对未来的担忧。

首联诗人自谦,说自己所学只是雕虫小技,难以谒见达官显贵,暗示了自己出身寒微,求仕艰难。颔联写诗人只能平庸度日,表达了内心的无奈和不甘。颈联通过家书、战乱、世业空等意象,描绘了动荡的社会背景和个人命运的飘零。颈联以玉漏、银河、关门、鸿雁等意象,渲染了长安的寂寥冷清,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。

颔联转而描写自身处境,地广身难束,时平道独穷,一方面感叹自身命运多舛,另一方面也暗示了社会环境的压抑。颈联以萧条的景色和危风中的落叶,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不安。尾联诗人表达了对自身才能未能得到施展的愧疚,以及对隐逸生活的遗憾。最后,诗人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,不要让自己像孤蓬一样随风飘荡,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。

全诗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对未来的担忧,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底层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。

李频[唐代]

李频(818—876),字德新,唐大中元年(847),唐寿昌长汀源人(今建德李家镇)葬于永乐(今李家),唐代后期诗人。幼读诗书,博览强记,领悟颇多。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,即景吟诗:“一径入双崖,初疑有几家。行穷人不见,坐久日空斜”。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。时李频从行,续吟:“石上生灵笋,池中落异花。终须结茅屋,到此学餐霞。”穆君大为赞赏。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85c7ce54224b6b9a1c9a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