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吕温的诗>早觉有感>

早觉有感,吕温早觉有感全诗,吕温早觉有感古诗,早觉有感翻译,早觉有感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吕温

东方殊未明,暗室虫正飞。
先觉忽先起,衣裳颠倒时。
严冬寒漏长,此夜如何其。
不用思秉烛,扶桑有清晖。

早觉有感译文

东方天色还未放亮,昏暗的房间里飞舞着虫子。我比别人先醒来,急忙起身,连衣服都穿倒了。在这严冬寒夜,时间显得如此漫长,真不知这夜晚该如何度过啊!不必想着点燃蜡烛,太阳就要从东方升起,带来清亮的光辉。

早觉有感注释

  • 殊未明: 还没有亮。殊,很,非常。
  • 暗室: 昏暗的房间。
  • 虫正飞: 虫子正在飞。正,正在。
  • 先觉: 比别人先醒悟或醒来。这里指先醒来。
  • 忽先起: 忽然比别人先起床。忽,突然。
  • 衣裳颠倒时: 衣服都穿倒了。形容匆忙。
  • 严冬寒漏长: 严冬寒夜,时间显得漫长。漏,古代计时器,指时间。
  • 此夜如何其: 这个夜晚该如何度过啊!其,语气助词,表示反问或感叹。
  • 不用思秉烛: 不用想着点燃蜡烛。思,考虑,想。秉烛,拿着蜡烛,指点燃蜡烛。
  • 扶桑有清晖: 太阳将要从东方升起,带来清亮的光辉。扶桑,古代神话中的树木,生长在东方,是太阳升起的地方。清晖,清亮的光辉,指阳光。

早觉有感讲解

这首诗是吕温早起时的有感之作。诗中描写了诗人寒冬早起的情景和感受。

首联“东方殊未明,暗室虫正飞”点明了时间是黎明前的黑暗时刻,暗示了环境的清冷和寂静。诗人从“暗室”和“虫飞”两个细节入手,渲染了一种压抑和不安的气氛。

颔联“先觉忽先起,衣裳颠倒时”描绘了诗人睡醒后急于起身的情状。“先觉”表明诗人并非贪睡之人,而“衣裳颠倒”则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内心的迫切,也暗示了诗人可能心怀某种责任或抱负。

颈联“严冬寒漏长,此夜如何其”抒发了诗人对漫漫长夜的感叹。在寒冷的冬夜里,时间仿佛变得格外缓慢,诗人感到难以忍受,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渴望。

尾联“不用思秉烛,扶桑有清晖”则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。诗人没有沉溺于黑暗和寒冷之中,而是坚信光明即将到来,太阳终将升起。这一句既是对自己的安慰,也是对未来的期许,蕴含着深刻的哲理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写早起时的所见所感,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光明的向往,也反映了诗人可能身处逆境,但仍然保持乐观和希望的心境。全诗语言朴实自然,意境深远,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。

吕温[唐代]

吕温(771~811) 字和叔,又字化光,唐河中(今永济市)人。德宗贞元十四年(798)进士,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,授集贤殿校书郎。贞元十九年(803),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。贞元二十年夏,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,在吐蕃滞留经年。顺宗即位,王叔文用事,他因在蕃中,未能参与“永贞革新”。永贞元年 (805)秋,使还,转户部员外郎。历司封员外郎、刑部郎中。元和三年 (808)秋,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,贬道州刺史,后徙衡州,甚有政声,世称“吕衡州”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b40afc3736e8ebc3d289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