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卢纶的诗>赋得白鸥歌送李伯康归使>

赋得白鸥歌送李伯康归使,卢纶赋得白鸥歌送李伯康归使全诗,卢纶赋得白鸥歌送李伯康归使古诗,赋得白鸥歌送李伯康归使翻译,赋得白鸥歌送李伯康归使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卢纶

积水深源,白鸥翻翻。
倒影光素,于潭之间。
衔鱼鱼落乱惊鸣,争扑莲丛莲叶倾。
尔不见波中鸥鸟闲无营,何必汲汲劳其生。
柳花冥濛大堤口,悠扬相和乍无有。
轻随去浪杳不分,细舞清风亦何有。
似君换得白鹅时,独凭阑干雪满池。
今日还同看鸥鸟,如何羽翮复参差。
复参差,海涛澜漫何由期。

赋得白鸥歌送李伯康归使译文

积水的深处是河流的发源地,白鸥上下翻飞盘旋。它们洁白的身影倒映在清澈的水中,悠然自得地生活在水潭之间。白鸥衔着鱼,有时鱼儿掉落,引起一阵惊慌的鸣叫,它们争相追逐,扑打着莲花丛,莲叶也随之倾斜。你难道没看到水波中的鸥鸟悠闲自在,无所营求吗?又何必那样匆忙劳碌一生呢?

柳絮在堤坝的入口处飘荡,迷蒙一片,它们悠扬地随风飘动,时而聚合,时而消散。轻盈地随着水波远去,最终消失不见,在清风中细微地飞舞,仿佛什么都没有留下。就像你当初用白鹅换了官职的时候,独自一人靠着栏杆,看着白雪覆盖着池塘。今天我们又一同观赏鸥鸟,为何你的羽翼却显得如此不整齐呢?

羽翼如此不整齐,如同茫茫大海,何时才能相聚,实在难以预料啊!

赋得白鸥歌送李伯康归使注释

  • 赋得:分题作诗,是科举考试中的一种形式。
  • 白鸥歌:以白鸥为题材的歌。
  • 李伯康:诗人朋友,将要出使。
  • 积水深源:积水的深处是河流的发源地。
  • 翻翻:飞翔盘旋的样子。
  • 倒影光素:倒映在水中的影子洁白光亮。素,白色。
  • 于潭之间:在水潭之中。
  • 衔鱼鱼落乱惊鸣:衔着鱼,鱼掉落,引起一阵惊慌的鸣叫。
  • 争扑莲丛莲叶倾:争相追逐,扑打着莲花丛,莲叶倾斜。
  • 波中鸥鸟闲无营:水波中的鸥鸟悠闲自在,无所营求。
  • 汲汲:急切的样子。
  • 柳花冥濛:柳絮飘荡,迷蒙一片。
  • 大堤口:堤坝的入口处。
  • 悠扬相和乍无有:悠扬地随风飘动,时而聚合,时而消散。
  • 轻随去浪杳不分:轻盈地随着水波远去,最终消失不见。
  • 细舞清风亦何有:在清风中细微地飞舞,仿佛什么都没有留下。
  • 换得白鹅时:用白鹅换官职的时候。这里指李伯康得到官职。典故出自王羲之喜欢鹅的故事。
  • 独凭阑干雪满池:独自一人靠着栏杆,看着白雪覆盖着池塘。
  • 羽翮复参差:羽毛显得不整齐。比喻仕途坎坷,境遇不佳。
  • 海涛澜漫何由期:茫茫大海,何时才能相聚,实在难以预料啊!

赋得白鸥歌送李伯康归使讲解

这首诗是卢纶送别友人李伯康出使所作。诗人以白鸥为意象,表达了对友人仕途的担忧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。

诗的前半部分描写了白鸥自由自在的生活,通过白鸥的悠闲与人类的忙碌形成对比,反衬出世事的纷扰和人生的劳碌。

后半部分则将白鸥与友人李伯康的境遇联系起来,表达了对友人仕途的担忧。诗人回忆了友人当初得官时的情景,与今日友人出使的境遇形成对比,暗示了友人仕途的坎坷。最后,诗人感叹离别之情,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担忧和对未来相聚的渺茫之感。

全诗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深远,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,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真挚的友情和对世事的深刻感悟。诗人借白鸥的形象,表达了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,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。

卢纶[唐代]

卢纶(739年—799年),字允言,河中蒲州(今山西永济县)人。唐代诗人,大历十才子之一。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,遇乱不第;唐代宗朝又应举, 屡试不第。大历六年,经宰相元载举荐,授阌乡尉;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,秘书省校书郎,升监察御史。出为陕州户曹、河南密县令。之后元载、王缙获罪,遭到牵连。唐德宗朝,复为昭应县令,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,官至检校户部郎中。不久去世。著有《卢户部诗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a9b75107bb572539a78b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