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卢纶的诗>长安疾后首秋夜即事(一作陈羽诗)>

长安疾后首秋夜即事(一作陈羽诗),卢纶长安疾后首秋夜即事(一作陈羽诗)全诗,卢纶长安疾后首秋夜即事(一作陈羽诗)古诗,长安疾后首秋夜即事(一作陈羽诗)翻译,长安疾后首秋夜即事(一作陈羽诗)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卢纶

九重深锁禁城秋,月过南宫渐映楼。
紫陌夜深槐露滴,碧空云尽火星流。
清风刻漏传三殿,甲第歌钟乐五侯。
楚客病来乡思苦,寂寥灯下不胜愁。

长安疾后首秋夜即事(一作陈羽诗)译文

深深的宫殿重重封锁,秋意渐浓,月亮移过南宫,渐渐照亮高楼。空旷的街道夜深人静,槐树上露珠滴落,万里无云的碧空,流星划过。清风中传来宫中报时的滴漏声,高官显贵的府邸传来歌舞之声。我这个作客他乡的病人,病中思乡之情更加苦闷,寂寞地在灯下,难以承受这无尽的忧愁。

长安疾后首秋夜即事(一作陈羽诗)注释

  • 九重:指皇宫,形容宫禁深严。九,表示极多。
  • 禁城:皇宫,禁止人们随意出入的城池。
  • 南宫:汉魏洛阳宫有南宫、北宫,此泛指宫殿。
  • 紫陌:京城的道路,因土呈紫色而得名。
  • 槐露滴:槐树上的露珠滴落。
  • 火星流:流星划过天空。
  • 刻漏:古代计时器,以滴水计时。
  • 三殿:指宫中的正殿。
  • 甲第:指达官贵人的宅第。
  • 歌钟:奏乐唱歌。
  • 五侯:泛指达官贵人。汉代有五侯制度。
  • 楚客:诗人自称,因为卢纶是河中蒲(今山西永济)人,古属楚地。
  • 乡思:思念家乡的感情。
  • 寂寥:寂寞,冷清。
  • 不胜愁:无法承受这无尽的忧愁。

长安疾后首秋夜即事(一作陈羽诗)讲解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夜身处长安的所见所感,表达了诗人在繁华的京城中,因身患疾病而产生的孤独寂寞和浓浓的思乡之情。

首联点明地点和时令。“九重深锁禁城秋”,交代了诗人身处皇宫附近的长安,时值深秋。一个“锁”字,既写出了皇宫的森严,也暗示了诗人心情的压抑。“月过南宫渐映楼”,月光移过南宫,照亮了高楼,暗示夜已深,也渲染了环境的清冷。

颔联描写秋夜的景象。“紫陌夜深槐露滴,碧空云尽火星流”,诗人细致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,紫陌无声,只有槐树上露珠滴落的声音,碧空如洗,偶有流星划过。这两句以动衬静,更显出夜的寂静,也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。

颈联描写宫廷和贵族的生活。“清风刻漏传三殿,甲第歌钟乐五侯”,宫中传来滴漏声,达官贵人的府邸则传来歌舞之声。这两句与诗人自身的处境形成鲜明对比,更突显了诗人的寂寞和落寞。

尾联直抒胸臆。“楚客病来乡思苦,寂寥灯下不胜愁”,诗人点明自己身患疾病,思乡之情更加强烈,在寂寞的灯下,难以承受这无尽的忧愁。这两句将诗人内心的情感推向高潮,使全诗更具有感染力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语言精炼,描写细腻,情景交融,表达了诗人在繁华的京城中,因身患疾病而产生的孤独寂寞和浓浓的思乡之情。诗中既有对京城秋夜景象的描绘,也有对宫廷和贵族生活的侧写,更有对诗人自身情感的抒发,使全诗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境。

卢纶[唐代]

卢纶(739年—799年),字允言,河中蒲州(今山西永济县)人。唐代诗人,大历十才子之一。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,遇乱不第;唐代宗朝又应举, 屡试不第。大历六年,经宰相元载举荐,授阌乡尉;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,秘书省校书郎,升监察御史。出为陕州户曹、河南密县令。之后元载、王缙获罪,遭到牵连。唐德宗朝,复为昭应县令,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,官至检校户部郎中。不久去世。著有《卢户部诗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95b0527fefef66c0ce5c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