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卢照邻的诗>和吴侍御被使燕然>

和吴侍御被使燕然,卢照邻和吴侍御被使燕然全诗,卢照邻和吴侍御被使燕然古诗,和吴侍御被使燕然翻译,和吴侍御被使燕然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卢照邻

春归龙塞北,骑指雁门垂。
胡笳折杨柳,汉使采燕支。
戍城聊一望,花雪几参差。
关山有新曲,应向笛中吹。

和吴侍御被使燕然译文

春回大地,草木返青,使臣的队伍从龙塞一路向北进发,战马嘶鸣,直指雁门关。

胡笳声声,吹奏着哀怨的《折杨柳》曲调,汉朝使者不远万里,来到燕支山采撷花草。

驻守边关的将士们暂且登上戍楼眺望远方,只见落花如雪,纷纷扬扬,景色迷离而又凄凉。

关山一带又出现了新的乐曲,想必会被戍边的将士们谱入悠扬的笛声之中。

和吴侍御被使燕然注释

  • 和:酬和,以诗相答。
  • 吴侍御:吴姓侍御史。侍御,官名。侍御史是御史台的属官,掌管纠察百官的过失。
  • 被使燕然:被派遣出使燕然。被,被动句的标志。燕然,山名,即今蒙古国杭爱山。东汉窦宪曾追击北匈奴至此,并在燕然山刻石纪功。
  • 龙塞:泛指北方边塞。龙,指北方七宿,即斗、牛、女、虚、危、室、壁,其形如龙。
  • 骑指:骑马指向。指,指向,这里是直指的意思。
  • 雁门垂:雁门关垂望。雁门,关名,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。垂,边陲。
  • 胡笳: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,类似笛子。
  • 折杨柳:古乐府歌曲名,多写离别之情。
  • 燕支:山名,在今甘肃省永昌县之北。
  • 戍城:驻守的城池。
  • 聊:暂且。
  • 参差:错落不齐的样子,这里形容落花的形态。
  • 关山:泛指边关山河。
  • 新曲:新的乐曲。

和吴侍御被使燕然讲解

这首诗是卢照邻奉命出使燕然时,和吴侍御所作的应酬之作。全诗描绘了使臣出使塞外的景象,抒发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,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。

首联点明了出使的地点和时间。“春归龙塞北,骑指雁门垂”写出了使臣在春天踏上征程,一路向北,直奔雁门关的场景。一个“归”字,暗示了塞外春来较晚;一个“指”字,写出了使臣行进的坚定。

颔联描写了塞外的风情。“胡笳折杨柳,汉使采燕支”描绘了胡笳的悲凉之声与汉使采摘燕支花的场景,两种不同的文化元素在这里交织,也暗示了边塞的复杂形势。胡笳声声,吹奏着哀怨的《折杨柳》曲调,更增添了离愁别绪。

颈联抒发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。“戍城聊一望,花雪几参差”写出了戍边将士登上戍楼,眺望远方,只见落花如雪,纷纷扬扬,景色迷离而又凄凉。一个“聊”字,表达了将士们百无聊赖的心情;一个“参差”则写出了落花的形态,也暗示了将士们复杂的心情。

尾联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。“关山有新曲,应向笛中吹”写出了关山一带又出现了新的乐曲,想必会被戍边的将士们谱入悠扬的笛声之中。这既是对戍边将士的慰问,也是对和平的期盼。

全诗语言流畅,意境开阔,既有对塞外风光的描绘,也有对戍边将士的关怀,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爱国情怀。

卢照邻[唐代]

卢照邻,初唐诗人。字升之,自号幽忧子,汉族,幽州范阳(治今河北省涿州市)人,其生卒年史无明载,卢照邻望族出身,曾为王府典签,又出任益州新都(今四川成都附近)尉,在文学上,他与王勃、杨炯、骆宾王以文词齐名,世称“王杨卢骆”,号为“初唐四杰”。有7卷本的《卢升之集》、明张燮辑注的《幽忧子集》存世。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,以歌行体为佳,不少佳句传颂不绝,如“得成比目何辞死,愿作鸳鸯不羡仙”等,更被后人誉为经典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6ca58f6d4c1ed2d8143c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