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何多谋,常甘饥寒侵。
裘完甑有炊,于世澹无心。
筑室清涧曲,窈窕幽径深。
闭门长松下,岁无车马音。
古书束高阁,兀然遗屦簪。
悠悠不记年,日月徒光阴。
儿童城市还,得酒或自斟。
隐几望南山,閒云起孤岑。
大家都搜:
人生何多谋,常甘饥寒侵。
裘完甑有炊,于世澹无心。
筑室清涧曲,窈窕幽径深。
闭门长松下,岁无车马音。
古书束高阁,兀然遗屦簪。
悠悠不记年,日月徒光阴。
儿童城市还,得酒或自斟。
隐几望南山,閒云起孤岑。
谒隐士段庭译文
人生在世谋虑太多,不如安于贫困饥寒交迫。 有完整皮衣,陶甑中有饭可炊,对世事淡泊毫无争竞之心。 他在清澈溪流弯曲处构筑房舍,幽深小路蜿蜒曲折。 他闭门不出,长久地待在松树下,一年四季听不到车马喧嚣。 古书堆满高高的书架,他独自沉浸其中,似乎忘记了做官。 悠闲度日,不再记挂年月,任凭时光流逝。 孩子们从城里回来,高兴时自己斟酒小酌。 他倚着几案遥望南山,只见悠闲的云朵从孤高的山峰升起。
谒隐士段庭注释
谒隐士段庭讲解
这首诗是李复拜访隐士段庭时所作,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淡泊。
诗的前四句,诗人感叹人生不应过于追求功名利禄,而应安于清贫,像段庭一样,虽然生活简单,但内心平静淡泊。
中间六句,描写了段庭隐居的环境和生活状态。他住在清幽的山间,与世隔绝,潜心读书,不问世事。这种与世无争的生活,正是诗人所向往的。
最后四句,诗人描写了段庭悠闲自在的生活。他与家人一起,饮酒赏景,享受大自然的乐趣。这种生活,充满了诗情画意,令人神往。
全诗语言朴实自然,意境清幽淡远,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赞美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一部分人厌倦官场,追求自由的心态。诗中“悠悠不记年,日月徒光阴”一句,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
总的来说,这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佳作,表达了诗人对自由、平静生活的向往。诗中蕴含的“淡泊明志,宁静致远”的思想,至今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。
诗词大全
别人正在查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66fb66bd847f96206960.html
联系邮箱: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