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林逋的诗>和皓文二绝>

和皓文二绝,林逋和皓文二绝全诗,林逋和皓文二绝古诗,和皓文二绝翻译,和皓文二绝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林逋

李杜风骚少得朋,将坛高筑竟谁登。
林萝寂寂湖山好,月下敲门只有僧。

和皓文二绝译文

李白、杜甫那样的风流才情,很少有人能结为朋友;即使筑起高高的将帅之坛,最终又有谁能登上?唯有这寂静的山林湖泊风景正好,月光下前来敲门的只有那孤单的僧人。

和皓文二绝注释

  • 和皓文二绝:与皓文唱和的两首绝句。和,以诗应和。绝,绝句。
  • 李杜:指李白和杜甫,是中国唐代两位最伟大的诗人,是诗歌的典范。
  • 风骚:指《诗经》中的《国风》和屈原的《离骚》,代指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才华。
  • 将坛:古代将领誓师或祭祀的场所,这里比喻高位、显赫的地位。
  • 林萝:树林和藤萝,形容环境幽静。
  • 湖山:指湖泊和山峦,泛指美好的自然风光。

和皓文二绝讲解

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林逋孤高自赏、淡泊名利的情怀。

首联以李白、杜甫这样杰出的诗人都难得知音,设问即使筑起将坛又有谁能登上,反衬出世人追名逐利,真正有才华的人却往往难以得到赏识和理解。

后两句转而描写诗人自身的生活状态,在寂静的山林湖泊中,与僧人为伴,显得清心寡欲,与世无争。诗人以“月下敲门只有僧”这一细节,刻画了自己远离尘嚣、与世隔绝的生活,也暗示了其精神上的孤寂。

全诗语言朴素自然,意境清幽淡远,反映了诗人不慕荣利、隐逸山林的志趣。通过与世俗的对比,更突显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对清静生活的热爱。

林逋[宋代]

林逋(967一1028)字君复,汉族,浙江大里黄贤村人(一说杭州钱塘)。幼时刻苦好学,通晓经史百家。书载性孤高自好,喜恬淡,勿趋荣利。长大后,曾漫游江淮间,后隐居杭州西湖,结庐孤山。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,与高僧诗友相往还。每逢客至,叫门童子纵鹤放飞,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。作诗随就随弃,从不留存。1028年(天圣六年)卒。其侄林彰(朝散大夫)、林彬(盈州令)同至杭州,治丧尽礼。宋仁宗赐谥“和靖先生”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63e64adbdd5e0f4a6674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