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复的诗>峡山遇雨>

峡山遇雨,李复峡山遇雨全诗,李复峡山遇雨古诗,峡山遇雨翻译,峡山遇雨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李复

侵晓登楚山,山峻苦艰陟。
半山忽阴晦,举手不可识。
跻攀穿云过,赫然见日出。
俯视云气中,汹涌浩无极。
滉瀁雪海翻,兀硉寒冰立。
蛟龙见或没,鬐鬣火旆赤。
风雷恣訇磕,万车无辙迹。
神君互麾诃,众怪争跳踯。
变异从何来,万熊不可测。
峰顶日晴明,下方惊雨急。
倏尔寂无声,昏翳豁开释。
返照光景新,岩岫翠欲滴。
瀑泉缟带垂,稻塍清流溢。
高路静无泥,牵挽望前驿。
世俗信耳目,天地度以臆。
安知视听外,奇骇可穷索。
孰知沧溟宽,但见蹄涔窄。
兹事非传闻,吾行所自觌。

峡山遇雨译文

拂晓时分登上楚山,山势险峻攀登艰难。走到半山忽然天色阴暗,举起手来也无法辨识事物。奋力向上攀登穿过云层,突然眼前一亮看见太阳升起。低头俯视云雾之中,云雾翻滚浩瀚无边。

云海翻腾闪耀如同雪海,山石突兀耸立好似寒冰。蛟龙时隐时现,龙的鬃毛像红色的旗帜。风雷肆意轰鸣撞击,如同万辆车马奔驰却无痕迹。神灵互相呼喝指挥,各种怪物争相跳跃奔跑。

这种变异的景象从何而来?万般变化难以猜测。山顶阳光明媚晴空万里,山下却骤然下起急雨。忽然间一切寂静无声,昏暗的天空豁然开朗。夕阳返照景色清新,山岩翠绿欲滴。

瀑布如白色丝带垂落,稻田里清水流淌。高处的道路安静没有泥泞,互相牵拉着向着前面的驿站走去。世俗之人只相信自己的耳目,用自己的想法来揣度天地。

怎知视听之外,还有奇异的景象可以探索?谁又知道大海的宽广,却只看到蹄印中的积水狭窄。这件事并非只是传闻,而是我亲身经历所见。

峡山遇雨注释

  • 侵晓:拂晓,天刚亮的时候。
  • 楚山:指诗人所登之山,具体山名不详。
  • 峻:高而险。
  • 陟(zhì):登,向上走。
  • 阴晦:阴暗昏暗。
  • 跻攀:攀登。
  • 赫然:显明貌。
  • 俯视:向下看。
  • 汹涌:波涛起伏的样子。
  • 浩无极:广阔无边际。
  • 滉瀁(huàng yàng):水波荡漾的样子。
  • 兀硉(wù lù):高耸突兀的样子。
  • 蛟龙:古代传说中的神兽,能兴云作雨。
  • 鬐鬣(qí liè):龙的鬃毛。
  • 旆(pèi):古代旗帜。
  • 恣(zì):放纵,无拘束。
  • 訇磕(hōng kē):形容雷声。
  • 辙迹:车轮的痕迹,比喻踪迹。
  • 麾诃(huī hē):呼喝指挥。
  • 跳踯(tiào zhí):跳跃。
  • 万熊:众多变化。熊,通“雄”,强大。
  • 倏尔(shū ěr):忽然,一会儿。
  • 昏翳(hūn yì):昏暗不明。
  • 豁开释:突然开朗。
  • 返照:夕阳斜照。
  • 岩岫(yán xiù):山岩和山峰。
  • 翠欲滴:形容草木青翠润泽。
  • 瀑泉:瀑布。
  • 缟带(gǎo dài):白色的丝带,形容瀑布。
  • 稻塍(dào chéng):稻田中的田埂。
  • 清流溢:清澈的水流满。
  • 泥:泥泞。
  • 牵挽:互相拉着。
  • 驿(yì):驿站,古代传递公文或供人住宿的地方。
  • 度以臆(dù yǐ yì):用自己的想法来揣度。度,揣度。臆,主观的想法。
  • 安知:怎知。
  • 奇骇:奇异惊人的景象。
  • 穷索:探索。
  • 沧溟(cāng míng):大海。
  • 蹄涔(tí cén):蹄印中的积水,比喻狭小的见识。
  • 兹事:这件事。
  • 觌(dí):看见,经历。

峡山遇雨讲解

这首诗是李复描写在峡山遇到雨的景象,并由此引发对世俗认知局限的思考。

首联点明时间、地点,交代登山的艰难。颔联、颈联细致地描写了山中突遇阴雨的景象,云雾翻滚、风雷交加,气势磅礴,充满奇幻色彩。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,将雨中峡山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。中间四联,诗人描写雨过天晴后,山峰明媚,清新欲滴,与之前的阴雨景象形成鲜明对比。尾联则由景及理,诗人感叹世人常被耳目所限,以狭隘的认知揣度天地,而真正的奇妙景象往往超乎常人的想象。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探索未知、追求真理的愿望。

这首诗的特点在于:

  1. 景象描写生动逼真: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多种修辞手法,将峡山雨中和雨后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,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。
  2. 情感表达含蓄深刻: 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象的同时,也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,表达了对世俗认知局限的不满和对探索真理的渴望。
  3. 语言精炼,富有表现力: 诗歌语言简洁流畅,富有音韵美和节奏感,读起来朗朗上口。

总而言之,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,也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。它启示我们,要勇于探索未知,突破思维定势,才能发现更加广阔的世界。

李复[宋代]

宋京兆府长安人,字履中,世称潏水先生。神宗元丰二年进士。尝师张载。喜言兵事,于书无所不读,工诗文。累官中大夫、集贤殿修撰。徽宗崇宁中,为熙河转运使,以议边事不合罢。金兵入关中,起知秦州,空城无兵,遂遇害。有《潏水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614ae0f19235175076ec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