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骆宾王的诗>送宋五之问得凉字>

送宋五之问得凉字,骆宾王送宋五之问得凉字全诗,骆宾王送宋五之问得凉字古诗,送宋五之问得凉字翻译,送宋五之问得凉字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骆宾王

愿言游泗水,支离去二漳。
道术君所笃,筌蹄余自忘。
雪威侵竹冷,秋爽带池凉。
欲验离襟切,岐路在他乡。

送宋五之问得凉字译文

我曾立下志愿,要像孔子一样在泗水之滨游学,如今却不得不离开故乡,孤身前往漳水流域。你对儒家道术笃信不疑,而我早已忘记了求道的工具和方法,沉溺于世俗之中。

寒冷的雪意侵袭着竹林,更显其清冷,秋日的清爽之气带着一丝凉意,弥漫在池塘之上。想要验证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,只能在岔路口遥望,因为我们即将各奔他乡。

送宋五之问得凉字注释

  • 宋五之问:指宋之问,唐代著名诗人,与骆宾王同时。
  • 泗水:河流名,源出山东省泗水县,是古代儒家文化中心。孔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。
  • 支离:分散,离散。这里指离开家乡。
  • 二漳:指漳水流域。漳水有南北二源,都在今河北省境内。
  • 道术:指儒家学说和修身养性的方法。
  • 筌蹄:捕鱼的竹器和捕兔的网。比喻达到目的的工具或方法。这里指求取功名的途径。
  • 雪威:雪的寒冷气势。
  • 离襟: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。
  • 岐路:岔路。比喻不同的道路或方向。

送宋五之问得凉字讲解

这首诗是骆宾王送别友人宋之问时所作。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,以及自己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和感叹。

首联“愿言游泗水,支离去二漳”,诗人表明自己本有志于追随孔子,学习儒家文化,但现实却是不得不远离家乡,前往他处谋生,为全诗奠定了感伤的基调。

颔联“道术君所笃,筌蹄余自忘”,诗人赞扬友人宋之问笃信儒家道术,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厌倦和对人生道路的迷茫。诗人自叹已经忘记了追求功名的途径,暗示自己已经不再热衷于仕途。

颈联“雪威侵竹冷,秋爽带池凉”,诗人描写了景物,渲染了离别的气氛。寒冷的雪意和清冷的秋意,都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。

尾联“欲验离襟切,岐路在他乡”,诗人点明离别的主题,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。诗人想要验证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,却只能在岔路口遥望,因为他们即将各奔他乡,前途未卜。

全诗语言流畅自然,情感真挚深沉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,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和感叹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,文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冲突。诗人用景物描写来烘托情感,使诗歌更具有感染力。

骆宾王[唐代]

骆宾王(约619—约687年)字观光,汉族,婺州义乌人(今浙江义乌)。唐初诗人,与王勃、杨炯、卢照邻合称“初唐四杰”。又与富嘉谟并称“富骆”。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,历武功、长安主簿,仪凤三年,入为侍御史,因事下狱,次年遇赦,调露二年除临海丞,不得志,辞官。有集。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,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《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》,敬业败,亡命不知所之,或云被杀,或云为僧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606d422e15bb33c149bd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