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卢纶的诗>酬李端公野寺病居见寄>

酬李端公野寺病居见寄,卢纶酬李端公野寺病居见寄全诗,卢纶酬李端公野寺病居见寄古诗,酬李端公野寺病居见寄翻译,酬李端公野寺病居见寄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卢纶

野寺钟昏山正阴,乱藤高竹水声深。
田夫就饷还依草,野雉惊飞不过林。
斋沐暂思同静室,清羸已觉助禅心。
寂寞日长谁问疾,料君惟取古方寻。

酬李端公野寺病居见寄译文

荒凉的寺庙里,傍晚的钟声沉闷,此时山色正一片阴暗。杂乱的藤蔓高高的竹子,衬托出流水的声音格外深沉。农夫送饭时,就地在草地上休息,野鸡受到惊吓飞起,却不敢飞出这片树林。我斋戒沐浴时,暂且思念着与你一同在安静的禅房中,清瘦的身体已经感到有助于禅定之心。寂寞的日子漫长,有谁来问候我的疾病?我猜想您一定是找寻古代的药方来帮助我。

酬李端公野寺病居见寄注释

  • 李端公:指李端,唐代诗人,曾任秘书少监。
  • 野寺:荒凉的寺庙。
  • 钟昏:傍晚的钟声沉闷。
  • 山正阴:山色正阴暗。
  • 就饷:送饭。
  • 还依草:就地在草地上休息。
  • 斋沐:斋戒沐浴。
  • 静室:安静的禅房。
  • 清羸:清瘦。
  • 禅心:禅定之心。
  • 问疾:问候疾病。
  • 古方:古代的药方。

酬李端公野寺病居见寄讲解

这是一首酬赠诗,是卢纶写给李端的。诗中描写了诗人居住在荒凉寺庙中的情景,表达了对友人李端的思念和感激之情。

首联描写了野寺的景象。“野寺钟昏山正阴”,交代了时间、地点和环境。傍晚时分,荒凉的寺庙里传出沉闷的钟声,山色也变得阴暗,渲染了一种萧瑟、寂寞的气氛。

颔联继续描写野寺的环境。“乱藤高竹水声深”, 诗人看到杂乱的藤蔓,高高的竹子,以及深沉的流水声,突出了环境的偏僻和幽静。“田夫就饷还依草,野雉惊飞不过林”,描写了田夫和野雉的活动,更显出野寺的荒凉。

颈联转入对友人的思念。“斋沐暂思同静室,清羸已觉助禅心”,表明自己在斋戒沐浴时,想到了和友人一起在静室修行的情景。虽然身体清瘦,但反而觉得有助于禅定之心。

尾联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。“寂寞日长谁问疾,料君惟取古方寻”,表明自己生病后,无人问候,只能独自忍受寂寞。但诗人相信友人一定会为自己寻找古代的药方,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感激之情。

全诗语言朴素自然,描写生动形象,情景交融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感激之情,也反映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守和对友情的珍视。这首诗的风格与卢纶其他边塞诗有所不同,更显细腻和温情。

卢纶[唐代]

卢纶(739年—799年),字允言,河中蒲州(今山西永济县)人。唐代诗人,大历十才子之一。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,遇乱不第;唐代宗朝又应举, 屡试不第。大历六年,经宰相元载举荐,授阌乡尉;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,秘书省校书郎,升监察御史。出为陕州户曹、河南密县令。之后元载、王缙获罪,遭到牵连。唐德宗朝,复为昭应县令,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,官至检校户部郎中。不久去世。著有《卢户部诗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5aa725b55688d3e7196f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