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卢纶的诗>奉陪侍中游石笋溪十二韵>

奉陪侍中游石笋溪十二韵,卢纶奉陪侍中游石笋溪十二韵全诗,卢纶奉陪侍中游石笋溪十二韵古诗,奉陪侍中游石笋溪十二韵翻译,奉陪侍中游石笋溪十二韵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卢纶

朝日照灵山,山溪浩纷错。
图书无旧记,鲧禹应新凿。
双壁泻天河,一峰吐莲萼。
潭心乱雪卷,岩腹繁珠落。
彩蛤攒锦囊,芳萝袅花索。
猿群曝阳岭,龙穴腥阴壑。
静得渔者言,闲闻洞仙博。
欹松倚朱幰,广石屯油幕。
国泰事留侯,山春纵康乐。
间关殊状鸟,烂熳无名药。
欲验少君方,还吟大隐作。
旌幢不可驻,古塞新沙漠。

奉陪侍中游石笋溪十二韵译文

旭日东升,照耀着灵秀的山峦,山溪浩荡,水流纷繁交错。 查阅书籍也找不到关于这里的记载,想必是大禹治水时新开凿的。 两边的峭壁飞泻而下,如同天河倾泻,一座山峰状如莲花含苞待放。 潭水中心浪花翻滚,如同白雪飞卷,岩石的腹部水珠密集,好似珍珠坠落。 彩色的蛤蜊聚集在一起,像精美的锦囊,芬芳的萝蔓缠绕着花朵,如同彩色的绳索。 成群的猿猴在向阳的山岭上沐浴阳光,龙所居住的洞穴阴暗潮湿,散发着腥气。 安静时能听到渔人讲述溪中的故事,悠闲时仿佛听到洞中神仙在下棋博弈。 倾斜的松树依傍着红色的车帷,宽阔的石头堆积如军营的油幕。 国家安定,正像张良辅佐汉高祖一样;山中春色正好,尽情享受像康乐(谢灵运)一样的快乐。 形态各异的鸟儿鸣叫声婉转动听,不知名的野花烂漫盛开,香气袭人。 想要验证少君炼丹的秘方,不如吟诵隐士高人创作的诗篇。 旌旗飘扬的队伍不能在此久留,因为前方还有古老的关塞和新开辟的沙漠。

奉陪侍中游石笋溪十二韵注释

  • 奉陪侍中: 奉陪侍中游览。侍中,官名,皇帝的近臣。
  • 石笋溪: 溪名,因溪中多石笋而得名。
  • 十二韵: 指诗歌有十二个韵脚。韵,指诗歌中押韵的字。
  • 朝日: 初升的太阳。
  • 灵山: 指风景秀丽的山。
  • 浩纷错: 水流浩大,纷繁交错。
  • 图书无旧记: 书籍中没有关于此地的记载。
  • 鲧禹: 指鲧和禹,传说中治理洪水的父子。
  • 应新凿: 应该是新开凿的。
  • 双壁泻天河: 两边的峭壁如同天河倾泻而下。
  • 一峰吐莲萼: 一座山峰状如莲花的花萼。
  • 潭心乱雪卷: 潭水中心浪花翻滚,如同白雪飞卷。
  • 岩腹繁珠落: 岩石的腹部水珠密集,好似珍珠坠落。
  • 彩蛤攒锦囊: 彩色的蛤蜊聚集在一起,像精美的锦囊。
  • 芳萝袅花索: 芬芳的萝蔓缠绕着花朵,如同彩色的绳索。
  • 猿群曝阳岭: 成群的猿猴在向阳的山岭上沐浴阳光。
  • 龙穴腥阴壑: 龙所居住的洞穴阴暗潮湿,散发着腥气。
  • 静得渔者言: 安静时能听到渔人讲述溪中的故事。
  • 闲闻洞仙博: 悠闲时仿佛听到洞中神仙在下棋博弈。博,指下棋。
  • 欹松倚朱幰: 倾斜的松树依傍着红色的车帷。朱幰,红色的车帷。
  • 广石屯油幕: 宽阔的石头堆积如军营的油幕。
  • 国泰事留侯: 国家安定,正像张良辅佐汉高祖一样。留侯,指张良。
  • 山春纵康乐: 山中春色正好,尽情享受像康乐(谢灵运)一样的快乐。康乐,指谢灵运,曾封康乐公。
  • 间关殊状鸟: 形态各异的鸟儿鸣叫声婉转动听。
  • 烂熳无名药: 不知名的野花烂漫盛开,香气袭人。烂熳,指花开得绚丽多彩。
  • 欲验少君方: 想要验证少君炼丹的秘方。少君,汉武帝时方士,自称能炼丹成仙。
  • 还吟大隐作: 不如吟诵隐士高人创作的诗篇。大隐,指隐士。
  • 旌幢不可驻: 旌旗飘扬的队伍不能在此久留。
  • 古塞新沙漠: 因为前方还有古老的关塞和新开辟的沙漠。

奉陪侍中游石笋溪十二韵讲解

这首诗是卢纶奉陪侍中游览石笋溪时所作。诗中描绘了石笋溪秀丽的自然风光,以及诗人游览时的感受。全诗以景为主,情景交融,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、向往隐逸的思想感情。

诗的前半部分主要描写石笋溪的景色。诗人从各个角度对石笋溪进行了描绘,既有宏观的景象,如“朝日照灵山,山溪浩纷错”,也有微观的细节,如“潭心乱雪卷,岩腹繁珠落”。这些描写生动形象,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,感受到石笋溪的秀美。

诗的后半部分主要抒发诗人的感受。诗人将石笋溪的美景与历史典故相结合,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安定的期望,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例如,“国泰事留侯,山春纵康乐”一句,表达了诗人希望国家像汉朝一样安定,自己也能像谢灵运一样在山水中享受快乐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优秀的写景抒情诗。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,也有对诗人情感的真挚表达,两者结合,使这首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。

卢纶[唐代]

卢纶(739年—799年),字允言,河中蒲州(今山西永济县)人。唐代诗人,大历十才子之一。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,遇乱不第;唐代宗朝又应举, 屡试不第。大历六年,经宰相元载举荐,授阌乡尉;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,秘书省校书郎,升监察御史。出为陕州户曹、河南密县令。之后元载、王缙获罪,遭到牵连。唐德宗朝,复为昭应县令,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,官至检校户部郎中。不久去世。著有《卢户部诗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16e4d25017a2a729afb3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