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廖行之的诗>和四十五叔庆谦子过省二首>

和四十五叔庆谦子过省二首,廖行之和四十五叔庆谦子过省二首全诗,廖行之和四十五叔庆谦子过省二首古诗,和四十五叔庆谦子过省二首翻译,和四十五叔庆谦子过省二首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廖行之

长笑痴儿恋戏衫,拖泥带水漫卑凡。
何如一动君王听,不入徒劳簿尉衔。
细水循除空虢虢,泰山终古镇岩岩。
可怜司马身华宠,晚作谀书拟奏函。

和四十五叔庆谦子过省二首译文

可笑那痴迷的孩童,只爱戏台上鲜艳的戏服,拖泥带水般地沉溺于庸俗卑微之中。

为何不努力争取一次被君王赏识的机会呢?也好过白白耗费精力,只得个低微的簿尉之职。

细小的水流只能在台阶下发出空洞的回响,而泰山却永远雄伟地屹立,镇守着山间的岩石。

可悲啊,那身居高位的司马相如,晚年却写着谄媚的奏章,想以此博得君王的欢心。

和四十五叔庆谦子过省二首注释

  • 和四十五叔庆谦子过省: 和,应和,唱和。四十五叔,指作者的族叔辈。庆谦子,指廖庆谦,字谦之,作者的族叔。过省,经过省城,指临安(今杭州)。
  • 戏衫: 戏曲中的服装。
  • 拖泥带水: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不简洁,不干脆。这里引申为沉溺于庸俗卑微之中。
  • 卑凡: 卑微平凡。
  • 君王听: 被君王赏识。
  • 簿尉衔: 簿,县的佐官。尉,县的军事长官。都是低级官职。
  • 循除: 沿着台阶。
  • 虢虢: 水流声。这里形容水流细小空洞的回响。
  • 岩岩: 高峻的样子。这里形容泰山的雄伟。
  • 司马: 指司马相如,西汉辞赋家。
  • 华宠: 显贵的地位和恩宠。
  • 谀书: 谄媚的奏章。
  • 拟奏函: 准备上奏的信函。

和四十五叔庆谦子过省二首讲解

这首诗是廖行之应和族叔廖庆谦之作,借景抒情,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。

首联以孩童迷恋戏衫起兴,讽刺那些沉溺于庸俗、不求上进的人。他们就像戏台上的演员,徒有华丽的外表,却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。

颔联则反过来,鼓励人们要积极进取,争取被君王赏识的机会,不要甘于平庸,碌碌无为。

颈联以细水和泰山作对比,说明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价值和命运。细小的水流只能发出微弱的声音,而泰山却能永远屹立,镇守山河。这暗示了人生的价值在于自身的努力和追求,只有不断提升自己,才能实现更高的目标。

尾联则以司马相如晚年写谄媚奏章的例子,表达了作者对那些身居高位却阿谀奉承之人的鄙视。即使曾经显赫一时,如果晚节不保,最终也会被人耻笑。

整首诗语言精炼,对比鲜明,寓意深刻,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。诗人希望人们不要沉溺于庸俗,要积极进取,实现自身的价值,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,不要被权势所迷惑,保持自身的独立和尊严。

廖行之[宋代]

廖行之(1137~1189) ,字天民,号省斋,南宋衡州(今湖南省衡阳市)人。孝宗淳熙十一年(1184)进士,调岳州巴陵尉。未数月,以母老归养。告满,改授潭州宁乡主簿,未赴而卒,时淳熙十六年。品行端正,留心经济之学。遗著由其子谦编为《省斋文集》十卷,已佚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5a450f32f199af8cb92c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