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廖行之的诗>山居三首>

山居三首,廖行之山居三首全诗,廖行之山居三首古诗,山居三首翻译,山居三首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廖行之

贵贱孰欣孰戚,穷通何损何加。
成毁举同堕甑,妍媸不属铅华。

山居三首译文

富贵与贫贱,哪一种更值得高兴,哪一种更令人悲伤?困厄与显达,对于本性又有怎样的损害或增益?成功与失败,都如同打碎的甑,无需挂怀;美貌与丑陋,并非依靠妆饰来决定。

山居三首注释

  • 贵贱孰欣孰戚: 贵贱,指富贵与贫贱。孰,哪一个。欣,高兴。戚,悲伤。
  • 穷通何损何加: 穷通,指困厄与显达。损,损害。加,增益。
  • 成毁举同堕甑: 成毁,成功与失败。举,都。堕甑(zèng),甑是一种古代炊具,类似于现在的蒸锅。堕甑,指甑被打碎。
  • 妍媸不属铅华: 妍媸(yán chī),美丽与丑陋。属,属于,依靠。铅华,古代妇女化妆用的铅粉,指妆饰。

山居三首讲解

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荣辱得失、美丑成败的超脱态度。诗人认为,富贵与贫贱、困厄与显达,都无法真正影响人的本性,成功与失败就像打碎的甑一样,不必过于在意,而一个人的美丽与丑陋,也不是靠外在的妆饰可以决定的。

诗人用“堕甑”这一意象,说明了不必为已经发生的事情后悔或耿耿于怀,体现了一种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。而“妍媸不属铅华”则强调了内在美的重要性,以及不应过分追求外在虚饰的观点。全诗语言朴素自然,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,表现了作者淡泊名利、追求真我的精神境界。

廖行之[宋代]

廖行之(1137~1189) ,字天民,号省斋,南宋衡州(今湖南省衡阳市)人。孝宗淳熙十一年(1184)进士,调岳州巴陵尉。未数月,以母老归养。告满,改授潭州宁乡主簿,未赴而卒,时淳熙十六年。品行端正,留心经济之学。遗著由其子谦编为《省斋文集》十卷,已佚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279668235834840211f7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