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廌的诗>胡为乎行赠丘公美>

胡为乎行赠丘公美,李廌胡为乎行赠丘公美全诗,李廌胡为乎行赠丘公美古诗,胡为乎行赠丘公美翻译,胡为乎行赠丘公美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李廌

吁嗟憧憧之民兮,何终身不灵耶。
不能挥毫縻青天耀白日,胡为乎布衣韦带事读书。
不能坐穷庐运筹算,胡为乎骑马试剑轻其躯。
项籍耻作百夫勇,禹行舜趣犹贱儒。
惫乎四支愁五脏,不能成功竟何如,胡为乎直待临老空嗟吁。
盍归乎来,盍归乎来。
长桥系白鲤,摆尾向天台。
风流李北海,雄望摩九垓。
长卿向穷时,尚为临邛咍。
北邙古墓空蒿莱,胡为乎须上黄金台。

胡为乎行赠丘公美译文

唉,那些熙熙攘攘、奔波劳碌的人们啊,为什么终身都如此不开窍呢? 既然不能舞动笔墨,在青天白日下展现自己的才华,为什么还要穿着布衣,系着韦带,埋头苦读呢? 既然不能安坐陋室,运筹帷幄,决胜千里,为什么还要骑马舞剑,轻易地牺牲自己的生命呢? 项羽以做个能以一当百的勇士为耻辱,禹和舜即使有治国之才,在有些人眼里也不过是卑贱的儒生。 四肢疲惫,五脏忧愁,却不能成就一番事业,最终又能如何呢?为什么非要等到老了才空自叹息呢? 不如归去吧,不如归去吧! 长桥边系着白色的鲤鱼,它摇着尾巴,似乎要跃向天台。 风流倜傥的李邕,他的雄心壮志仿佛要摩天盖地。 司马相如在穷困潦倒的时候,还能在临邛博得一笑。 北邙山上古老的坟墓,如今已长满了荒草,为什么非要等到需要登上黄金台才能被赏识呢?

胡为乎行赠丘公美注释

  • 胡为乎:为什么。
  • 憧憧:往来不定貌,形容奔波劳碌。
  • 縻(mí):系,拴住,引申为约束。
  • 青天耀白日:比喻显示才华,名扬天下。
  • 韦带:用熟牛皮做的腰带,古代士大夫的服饰,这里指读书人。
  • 穷庐:简陋的居室。
  • 运筹算:指运筹帷幄,策划。
  • 项籍:即项羽,秦末农民起义领袖。
  • 百夫勇:能以一当百的勇士。
  • 禹行舜趣:指像禹和舜那样有治国之才。
  • 贱儒:被人轻视的儒生。
  • 惫(bèi):疲惫。
  • 四支:四肢。
  • 五脏:五脏。
  • 盍(hé):何不,为什么不。
  • 长桥系白鲤:传说春秋时期,吴王派伍子胥筑姑苏城,掘地得白鲤,伍子胥认为是祥瑞之兆,便把白鲤系于长桥之下。后以“长桥白鲤”为祥瑞的典故。
  • 天台:神仙居住的地方。
  • 李北海:即李邕,唐代书法家,曾任北海太守。
  • 摩九垓(gāi):形容气概豪迈。“九垓”,古代指极远之地。
  • 长卿:即司马相如,字长卿,西汉辞赋家。
  • 临邛(qióng):地名,今四川邛崃。
  • 咍(hāi):笑。
  • 北邙(máng):山名,在今河南洛阳北,古代墓地。
  • 蒿莱:蒿草和莱草,泛指荒草。
  • 黄金台:战国时燕昭王为招贤纳士而建的高台,比喻招揽贤士的地方。

胡为乎行赠丘公美讲解

这首诗是李廌赠给丘公美的。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人们追逐功名利禄,却不务实际,最终碌碌无为的现象的批判和反思。诗人劝告人们不要盲目追求世俗的成功,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,否则只能徒劳无功,老来空叹。

诗歌首先描绘了一幅熙熙攘攘、奔波劳碌的社会景象,然后连用三个反问句,表达了对人们不务实际、盲目追求功名的批判。接着,诗人以项羽、禹和舜为例,说明了在当时社会,即使有才能的人也可能被埋没,从而更加突出了人们追求功名利禄的虚妄。

诗歌后半部分笔锋一转,劝告人们不如归去,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。诗人引用了长桥白鲤、李邕、司马相如等典故,说明即使身处困境,也能有所作为,不必非要等到登上黄金台才能被赏识。最后,诗人以北邙山上的古墓作为对比,更加突出了人们追求功名利禄的虚无和短暂。

全诗语言流畅,情感真挚,既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,也有对人生价值的思考,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。

李廌[宋代]

李廌(zhì)(1059-1109) 北宋文学家。字方叔,号德隅斋,又号齐南先生、太华逸民。汉族,华州(今陕西华县)人。6岁而孤,能发奋自学。少以文为苏轼所知,誉之为有“万人敌”之才。由此成为“苏门六君子”之一。中年应举落第,绝意仕进,定居长社(今河南长葛县),直至去世。文章喜论古今治乱,辨而中理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542d0de3454fd10bffc1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