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敞的诗>爆竹>

爆竹,刘敞爆竹全诗,刘敞爆竹古诗,爆竹翻译,爆竹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刘敞

节物随时俗,端忧见旅情。
土风犹记楚,辞赋谩讥伦。
烈火琅玕碎,深堂霹雳鸣。
但令休鬼瞰,非敢愿高明。

爆竹译文

时令节物都随着世俗变化,深切的忧愁显现在漂泊的旅途中。 家乡的风俗还记得是楚地,辞赋空自讽刺世事伦常。 爆竹燃烧时火光如琅玕碎裂,在深邃的厅堂里发出霹雳般的声响。 只希望能够驱赶那些窥伺的鬼魅,不敢奢望它能带来什么光明。

爆竹注释

  • 节物:时令节物。
  • 随时俗:随着世俗变化。
  • 端忧:深切的忧愁。
  • 旅情:旅居他乡的情怀。
  • 土风:地方风俗。
  • 犹记楚:还记得是楚地的风俗。刘敞是楚州山阳(今江苏淮安)人。
  • 辞赋谩讥伦:辞赋空自讽刺世事伦常。谩,徒然,空自。伦,伦常。
  • 琅玕(láng gān):美玉,这里形容爆竹燃烧时火光的美丽。
  • 深堂:深邃的厅堂。
  • 霹雳(pī lì):响声巨大的雷。这里形容爆竹的声响。
  • 但令:只希望。
  • 鬼瞰(guǐ kàn):鬼魅窥视。古人认为爆竹可以驱鬼避邪。
  • 非敢:不敢。
  • 高明:指显达,这里指带来好运。

爆竹讲解

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旅居他乡,在春节时燃放爆竹的情景,表达了诗人思乡、忧国以及对世俗的无奈之情。

首联“节物随时俗,端忧见旅情”点明了诗歌的背景和情感。时令节物都随着世俗变化,身处异乡,漂泊不定的旅途之情,让诗人更加感到忧愁。

颔联“土风犹记楚,辞赋谩讥伦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。诗人虽然身在异乡,但仍然记得家乡楚地的风俗。诗人想通过辞赋来讽刺社会伦常的败坏,却感到无力。

颈联“烈火琅玕碎,深堂霹雳鸣”描写了燃放爆竹的场景。爆竹燃烧时火光四射,如同美玉碎裂,在深邃的厅堂里发出巨大的声响,营造出一种热烈而又带有神秘色彩的氛围。

尾联“但令休鬼瞰,非敢愿高明”表达了诗人燃放爆竹的愿望。诗人燃放爆竹,并不是为了祈求带来好运,而是希望能够驱赶那些窥伺的鬼魅,表达了诗人对平安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。

这首诗语言朴实,情感真挚,通过描写燃放爆竹的场景,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。诗中既有对家乡的思念,也有对世俗的无奈,还有对平安的渴望。全诗意境深远,耐人寻味。

刘敞[宋代]

刘敞(1019—1068)北宋史学家、经学家、散文家。字原父,一作原甫,临江新喻荻斜(今属江西樟树)。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,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,后官至集贤院学士。与梅尧臣、欧阳修交往较多。为人耿直,立朝敢言,为政有绩,出使有功。刘敞学识渊博,欧阳修说他“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,下至天文、地理、卜医、数术、浮图、老庄之说,无所不通;其为文章尤敏赡”,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,著有《公是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50e94db6dfb08c685b8d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